第十一章 理性归来(4/5)

作品:《对赌

和待遇严重不靠谱儿,与事实存在巨大的差距,他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怎么可能是他?应该是在诓他吧?但又何必如此折腾呢,有这个必要吗?他在心里几乎把这个机会给判了死刑。

第二天,猎头公司的女老总打电话过来,说那家投资银行的亚太区负责人来北京了,专门要约见他,实际上就是面试。

面试地点是中国大饭店一层大堂的咖啡厅休闲区,三三两两的人在闲聊,显然环境比较轻松,像是刻意安排似的,没有选在一个安静、肃穆的办公室或总统套间里。

猎头公司的女老总出来迎接秦方远,把他引到咖啡厅右后方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面试官五十多岁,瘦高个儿,高挺的鼻子,有着犹太人的特征。他递给秦方远一张名片,上写他是这家投资银行的亚太区总裁,叫avid(大卫)。从秦方远进门,avid的脸上一直挂着微笑。

两人用英语寒暄一番,就进入了正题。秦方远上来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不好意思,我想知道,为什么选择我?”

avid喝了口苏打水,用戴着戒指的右手像敲击键盘一样轻轻敲击着桌子,表情很轻松。秦方远这个不合时宜的突兀的问题,早就在预料之中,他微微一笑,说:“是森泰基金推荐的。”

秦方远几乎跳了起来:“怎么可能?!”

他脑海里立即浮现出的不是托尼徐,而是于岩,那张清秀的面孔上有一双清澈的眼睛,看他的时候由崇拜到暧昧再到爱,最后变得极度失望和怨恨。一摞资料摔到他脸上的那个场景让他羞愧难当,一辈子都难以抹去。

他立即想,这是场已经安排好的阴谋,目的就是再一次假他人之手羞辱他。

想到这儿,他的态度不友好起来:“森泰基金?我知道,是我之前服务公司的投资商。,你肯定知道我的事情吧!是的,我是个失败者,我承认这是段惨痛的经历、不光彩的经历。,你们还有要说的吗?”

很多日子以后,秦方远想起对avid说的这番话,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只知道语无伦次。

avid自然不明白秦方远要表达的意思,反而安慰起他来:“无论失败还是成功,人生中每一段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们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你在铭记传媒融资、收购以及选择离职的事情我都很清楚,essie都跟我说了,这也是我来找你的原因。我们即将开辟中国区域的投资业务,我们觉得你比较合适。”

果真是于岩。他的脸蛋顿时臊红,不是因为他与她纠结的关系,而是他被她质问的短处。她把所有的事情都跟他说了吧,那为何avid还要找他,并委以如此重任?他又陷入了怀疑的心理障碍中。

那次面试,秦方远谈起业务头脑还是清醒的。

avid问秦方远怎么看待对赌条款,秦方远回答这个问题深刻到位:“很多投资人把对赌协议和回购条款当成风险的避弹衣,并为此简化尽调、加速决策。可无数的案例证明,对赌和回购最后大都无法执行,执行的也多是两败俱伤。面对企业家的乐观数字,要扎实尽调、谨慎预测、沟通磨合、寻找平衡,如果最后还是达不成共识,宁愿放弃,而不是用对赌和回购来逃避和自我麻醉。”

在秦方远滔滔不绝的阐述中,avid不时地点点头,还投以赞许的目光。

也许是受avid神情的鼓励,也许是谈起业务感慨太多,他又谈起了在国内投资的陷阱规避,这不是他自己总结的,但字字珠玑:(1)看不懂的别做;(2)看得懂但看不准的别做;(3)自以为看明白的准受骗;(4)自己不动脑子和别人联投的死得更冤;(5)别人玩儿不转,别以为自己就能玩儿得转;(6)相信自己能点石成金的,肯定是把自己给忽悠了;(7)太高调的和吹牛的肯定都是有问题的;(8)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avid哈哈大笑,欠身拍着秦方远的肩膀说:“中国还有句古话:师夷长技以制夷!”

因祸得福,秦方远顺利出任这家投资银行亚太区分管中国市场的执行董事。这个岗位的获得,如果在华尔街,一般至少要熬到不惑之年,秦方远竟然提前了10年。

猎头公司的女老总跟秦方远熟悉了,就在电话中跟他说,人家非常在意的恰恰是他在国内经历的这些风雨,相信他已经有较强的免疫力。这样,未来公司在华业务就会少走一些弯路,风险控制会比较到位。得到这个位置,难道是拜在国内两年的资本江湖岁月所赐?他依然有点儿不敢相信。

到**上任那天,他想念起于岩来了。这个被自己伤害的女孩,什么时候能再次相见?在**,还是在华尔街?还能再见吗?

学生物统计的乔梅还在美国,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她的导师推荐她去了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做基础研究工作,这基本上是华人优秀毕业生的典型选择。

她在电话中说:“我终于工作了,念书时特别想早点儿毕业——你说我会不会工作不久就会想念或者重回念书的时光?”

秦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赌 最新章节第十一章 理性归来,网址:https://www.555d.org/337_3376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