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理性归来(3/5)
作品:《对赌》不成,就打算提起刑事诉讼。基金里闹得最厉害的当属洪达开,虽然是跟投,毕竟是他晋升基金合伙人后投资的第一个案子。这个东北汉子性格暴躁又疾恶如仇,在们碰头会上嚷着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们同意由洪达开牵头处理这件事情。
他们聘请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投资人共同支付了100万元,查出张家红在采购液晶屏、采购和田玉上存在挪用资金和职务侵占的证据。至于焦点传媒收购案,他们通过各种办法去找焦点传媒前老板,就是后来成为铭记传媒董事的杨总,他一口回绝了,说绝无洗钱牟利之事。唯一的办法就是期待着焦点传媒前高管们内讧,但这样的期盼也成为镜花水月。据说杨总和熊副总他们一拨人又开始新的征程,杀入团购领域。还是熊副总跑到北京来找老严看能否融资时泄露的消息:我们在做团购网站了,我们不想上市,期待着窝窝团、美团网或者糯米网的收购,被并购比来钱快,收益高啊!
他们这是从铭记传媒收购中尝到了甜头,等待并购也不失为资本市场的一个出路,唉,这就是中国的现实。老严在给他们转述的时候,感慨不已。
律师们拿到了部分证据,他们认为,即使只有这些证据,应该也可以把张家红拿下。洪达开坚持向公安部门报案。虽然公安部门立了案,但还是不了了之了。这让投资人大受打击,不敢轻举妄动,彻底放弃了扳倒张家红的企图。
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们开始寻找下一家投资者,他们的如意算盘是能退就退,即使只有入股价的五折也要退出,这是止损的办法。
张家红接招说,如果投资人给她一定的奖励,她愿意从中斡旋,按照投资人进入时候的价格卖给国企。投资人当然大喜过望,他们又聚拢在一起。自从上次想通过公权部门扳倒张家红未果后,他们彻底相信出售给国企是最好的出路,而张家红有这个能耐。
4.磨难是男人的财富
秦方远休息了接近半年后,他思虑再三,打算重回华尔街,甚至考虑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转头看回国的这段时光,就像做了一个梦,只是这个梦太长了。这个梦,不是噩梦,也不是美梦,人从梦中醒来后,身体疲倦,但头脑清楚。他打算竭力把这个梦从人生回忆里抹掉。
他给远在纽约的游苏林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在邮件中,他简要陈述了回国两年的荣辱得失、酸甜苦辣,他几乎以定论的语气说,我现在有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总觉得别人的任何话都是假的,每句话都要琢磨半天,总担心话中有阴谋,随时会掉进陷阱里。我知道这是种病,我很困惑。我承认自己有错,在向投资者提供造假数据的事情上,我是参与者之一,也许有些人说这是惯例,甚至说是潜规则,但我于心不安。
这是秦方远第一次向一个年长者吐露这种心声,虽然平日里外在的表现是宠辱不惊,与石文庆他们一起声色犬马,静若处子动如狡兔,但是这种心理障碍日渐成为他阳光外表下的一块阴影。
这也是他回国后跟游苏林的第二次联系。第一次是刚回到国内,安顿好后给他打了一个电话,那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这次,他都没有给他打电话的勇气。
游苏林回邮件了,针对当前的资本市场,他谈到了一个趋势,就是从新兴市场撤资成为当前投资者的主流选择。过去几个月内,全球投资者开始从新兴市场撤资,回到传统上被认为最安全的美国。他欢迎秦方远回到华尔街,如果回不了大投行,可以去他所在的投资公司,他当竭力推荐。
在邮件结束之际,引用了子贡问政的故事。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秦方远醒悟了,是的,价值观比生命更重要。他很感动,这个与自己无欲无求的师兄,总是能给他一种力量,即使这种力量仅仅是精神层面的,也足矣。
有道是祸兮福所倚,正在秦方远着手回美国华尔街之际,他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这个电话把他回华尔街的计划给破坏了。电话是一家外资猎头公司打过来的,对方很了解秦方远的情况,秦方远也知道这家猎头公司在美国颇有名气。猎头公司推荐的是一家著名的投资银行,他们在**的亚洲总部招聘一个高级管理人员,对这个人的要求是熟悉中国资本市场。
猎头公司直接联系他的是中国区总经理,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对方约他在东方广场见面。秦方远听到“东方广场”这四个字,有种本能的抗拒,他拒绝了。这个老板耐性好,很爽快地改了见面地点。见面时间比较短暂,秦方远还未开口,这个老板就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是客户直接点名要的他,至于为什么,也许是因为你有过中国区域的融资经验吧,或者是你在华尔街的从业经历。“这应该是我替客户猎的最有效率的一个案子。你可要珍惜,这个岗位得有多少人盯着啊,你这么年轻,还是空降。”
秦方远回来后,觉得这个人所说的职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赌 最新章节第十一章 理性归来,网址:https://www.555d.org/337_3376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