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再谈情人(2/2)

作品:《爱与性的秘密:徐兆寿性文化随笔

如果我们观察一下人类的文化史就会发现,过分强调道德的时期,人类的**望会被压抑,在另一个时期,便必然会发生性解放,而过分强调**的时期,人类的精神又萎缩,在另一时期,便必然会禁欲。基督教产生之前是罗马帝国的纵欲,而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又是宗教的禁欲。它的根本的原因仍然是,社会的制度与个体的**构成了矛盾,人的精神与**也始终是一个难解的矛盾。

这种矛盾同样存在于一夫一妻制社会。在这种矛盾中,我们是要将那些出轨者全部杀光还是劝他们统统离婚呢?前者出现在“文革”中,后者则出现在现在。前者虽然在表面上杜绝了婚外情,但暗地里又会是什么情景呢?人们对它的态度又是怎样呢?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后者虽然解决了一时的矛盾,但悲剧并非就此了结。它的悲剧在于,把苦难留给了后代,即社会。婚姻的悲剧在于家庭。

这就又出现了矛盾,既不能杀,又不能纵容。怎么办呢?

在法律上宽容,但在道德上严厉。这个说法也许是很难实施的。人们会说,法律都同意,道德怎么会不同意呢?这其实又牵涉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我看来,法律愈是细致,道德就愈是式微。在建设法律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道德的建设。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不仅仅在于法律,其实,更在于道德。

从这个意义上,我是同情那些因为婚姻不幸而有情人的人们,但是,对于那些道德尽失而四处找情人者则抱之以轻蔑。

这就是我对情人的社会学思考。

接下来,我会从个人和婚姻的伦理方面去探讨,愿意探讨者可给我发来邮件。

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电影《叶塞妮亚》中,奥斯瓦尔多就是一个不怎么正经的军官,他见了叶塞妮亚就要亲吻她,结果被亚塞妮亚打了,他对叶塞妮亚说:“你没有发现自己长得很美吗?这能怪我吗?”“……我只想看看你眼睛。”结果他蠃得叶塞妮亚的心。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及供奉的女阴崇拜物——“阿姎白”(约11世纪)。在母系氏族时代,人们对生殖器的崇拜象征了那时人们对生育的渴望。

这是丢勒的名画,与米开朗其罗的风格有些不同,人体形象已经向瘦美型发展,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看到男人与女人的形体美,和他们身上明显的不同。疑问自此开始。

这尊奥地利出土的维纳斯塑像是旧石器时代母系文化的象征,其**不追求今天的“骄傲”与坚挺,恰恰相反,它要追求的是能够哺乳的**房,它也许下垂,不是今天人们追求的上挺。还有硕大的肚子。这也是今天很多男女不屑的形象,但在那遥远的时期,它是美的象征。这尊塑像是那个时代的女神。她象征了人们多产丰育的追求。

性道德

在人类性崇拜的历史中,有一种崇拜是**崇拜。这是人们意识到只有**才能产生生命,出于对生命的赞颂与追求,人们便对**产生了崇拜。今天人们所说的“**”的无意识大概就是在那个时代留下来的。它不仅是一种**符号,同时还是一种信仰的精神符号。所以在今天看来是多么让人不可理解甚至在很多人看来是无比肮脏下流的行为,在远古时代却那样神圣。

中国的青年大都受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一见钟情与许仙和白素贞“千年等一回”的影响,都想找到那个一见面就彼此爱上的人。这是一种美丽的病毒。

孔雀开屏的主要意图是性吸引,它用这种美丽的图景和它的声音来吸引雌孔雀。这也是性的选择所导致的。

在这个世界上,单身越来越多。他们虽然常常遭到社会制度的约束和周围舆论的谴责,但他们依然顽强地生活着。他们的存在使这个不再以生育为主的社会变得多元、多彩。

在西方近现代文化史上,有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一生未婚,如卢梭、康德、尼采、萨特、克尔凯郭尔、卡夫卡、牛顿等,但是,有一些人却终身有情人,甚至私生活很混乱。

马家窑文化被公认为是中国最灿烂的母系文化的象征。这个陶罐中的图案都是女阴符号,代表了那个时代对女性的崇拜。
本章已完成! 爱与性的秘密:徐兆寿性文化随笔 最新章节第86章 再谈情人,网址:https://www.555d.org/401_4014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