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东方有友南来宾(1/2)

作品:《梦回尼安德特时代

尼国四年5月,翡都七丘城。

白色的炊烟,不断从简陋的木质城墙围起的城市中袅袅升腾,在纷繁忙碌的5月,又到了一个惬意的午饭时间。经过一个春天的修整,同样是区域大国的翡国展现出了强劲的恢复能力,都城又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如果不靠近了仔细看,没人能够发现木质城墙上那一块块的木质补丁,以及护城河边上重新开挖的新土的颜色。

自乌斯和曼方之乱后,翡国人口凋零,春燕巢林,七丘城亦毁损严重,多处城墙垮塌或被焚毁,护城河也被攻城的叛军用土填了个七七字,开春即全部投入生产。剩余一万人被运送至尼国新开拓的土地——珍奇岛(西西里岛),同样准备过冬,开春建设新的城市——新海城。

翡王答应的5万人一下子少了一大半,剩下的人在尼国的劝说下开始向南行动,一路沿着海边穿过整个翡国南部国土,抵达相对温暖的珍奇岛对岸。由于珍奇岛很荒凉,此前翡国完全是当做三不管地带经营的,虽有不少森林草原,能够放牧狩猎,但短期内无法承载如此多的新移民,因此后续的2万人只能驻扎在岛对岸,即翡国最南端的领土尖上,靠着尼国船队定期送来的给养勉强过冬——当然,由于纬度大大向南,冬雪的影响远小于七丘城或尼国王畿地区,有利于缺衣少食的移民过冬,而地中海的气候同样适合冬日行舟,使得一整个冬天尼国船队的补给行动不受影响。

这些人送到南洲亦不可行,因为林秉他们的南洲三侯国尚未完成人口搬迁,目前南洲大陆上尼国子民仅1万人,此前运来2万翡国人,已经令三位诸侯心惊胆战,一冬天都没睡好觉——事实证明他们多虑了,翡国新移民自从吃上煮食,住上简陋的木屋后,已经把自己催眠了,纷纷觉得翡王及一众翡国官员“诚不欺我”。冬日在屋中的火堆旁,新移民们尊敬地跟着教授语言文字的尼国老师,孜孜不倦地向“神国”学习。而新移民蓬勃的融入趋势被林秉及时报告给我和尼国朝廷后,首宝柱立即修改了计划,开春即令海波率船队将剩余的2万人全部送至南洲,不再去管那个“人口比例”的风险。

至尼国四年初夏,翡国的5万流民均已妥善安置在南洲和珍奇岛,在促进两个地方开发的同时,甩掉5万张嘴包袱,且获得了大量陶器和铜工具助力的翡国仍有15万人的“巨量”人口。靠着投靠尼国“以送兼振,两难自解”的基本国策,经过劫后余生的国民辛勤努力,翡国飞速地治愈了战争创伤,国家开始重新正常运行起来。

南洲的开发同样再上层楼,运送完翡国移民后,海波船队马不停蹄(划掉)船不停桨地奔回尼国本土,用了整整2个月将林、崔、卢三国剩余的百姓全部运往南洲。不同于运输一无所有、孑然一身的翡国移民,三侯国的百姓不但拖家带口,而且携带着大量家什——食物、家具、车辆、工具、玉器,还有不少新制的铜钱,导致海军运输队极其头疼,最终用了一倍的时间才运送完同样是2万人的三侯国百姓。尼国四年,南洲的人口数量首次超过5万人,成为尼国举足轻重的领土之一。

在南洲和尼国北部领土大开发的同时,夹在中间的南方部族终于坐不住了。

自5月起,同后建他们最先建立联系的晋国便密集派人北上,来到尼都打算“偷师学艺”,却发现尼国的一众技术完全不是他们的大脑能够理解,更遑论偷学了——也用不着偷,尼国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甚至尼国国王和三公九卿对南方部族都毫无防备之情,想看啥看啥,想去哪去哪,没有一点“技术保密”的意识。晋国人沮丧地发现,人家根本不需要防备任何人,而靠自己学,南方部族一辈子也休想过上尼国的日子。

那么,不靠自己呢?

投尼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晋国使团回国后,使团中的成员纷纷回到各自部落,几乎是紧接着,韩部、魏部、赵部等部落均偷偷将使团中的人重新派往尼国,打算率先向国王输诚,第一个拿到加入尼国的入场券,以获得更多支持。晋国所有部落的想法凑在一起的结果就是……刚刚离开不久的一整个使团,又零零星星全部回到了尼都,重新聚拢成了离开时的样子。不过,这次的“使团”可不像上次那样团结一心,而是几乎吵上了天,纷纷指责其他部落“吃独食”。

算了,也不差这一万多张嘴了。我和首宝柱很“无(qie)奈(xi)”地做了调停人,而提出的条件令众人立即停止了争吵,霎时笑逐颜开——

晋国内附,正式成为尼国领土!而晋国的全部子民——基本上都是不会说话的尼安德特人,也同时立即成为尼国子民。

晋国“投降”的消息很快传遍南方部族,其他部落同盟如楚国、吴国、越国同晋国本就贸易往来频繁,自铜钱流通后联系更是进一步加深,而晋国在得到尼国朝廷支持后,陶窑、铜矿、军队、工坊、城市迅速拔地而起,仅仅两个月时间便日月换新天,跟过去的苦日子说拜拜,跟尼国新生活say嗨嗨了。为了打造晋国这个示范效应,我同首宝柱、员柯明连语言文字教育都没让他们搞,俩月时间专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梦回尼安德特时代 最新章节一百零七、东方有友南来宾,网址:https://www.555d.org/398_39862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