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六、重本不可轻毫末(1/3)

作品:《梦回尼安德特时代

农耕自是农业帝国的命根子,也是尼国未来最重要的事务。但除了农耕之外,工商业的兴盛同样不可忽视,工、商作为金块的另外两个边,同农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工商繁盛的古代农业帝国大都兴旺发达,而抑制工商发展的帝国则最终往往把自己“作死”,而且在古代统计学、经济学尚未诞生之际,许多压制工业、盘剥商业的统治者到死也无法明白究竟是什么摧毁了自己看似坚不可摧的帝国,最终只能归咎于“天命”、“道德”等虚无缥缈的论点。而后世的君王同样无法一窥本质,而是在重本抑末的道路上反复作死,而三百年一大劫的治乱循环,往往部分源自于此。

古代中国,有三类主要货物的出口对我国土地物质含量的消长有影响。古代对外贸易主要依托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进行,尤其是唐宋以来海路逐渐畅通之后,由于海运载货量大、成本是陆运的十分之一,使得海量的财货开始涌入和涌出国境。茶叶、丝绸、瓷器三大商品是我国古代向各藩国和邻国,乃至远方的国家出口的“拳头产品”,数量最大、种类最多,饱受国外欢迎,其中瓷器的名称成了中国外文名,丝绸的名称成了东西方贸易路线之名,而茶叶也荣登早期工业时期的英国对全球市场的那段著名描述。瓷器是由高岭土和木炭烧制而成,高岭土含硅和铝,木炭则为燃料,烧掉之后残渣可还田,几乎不占用可耕土壤,也基本不造成土地物质含量的流失。因此,就涵养地力这一项来看,瓷器是最佳的出口产品。丝绸的原料是地里种出来的桑叶,因此出口会造成土地物质含量的流失。但是,丝绸加工工序繁多,单价极高,里面包含的人工、机器和“专利”费用等附加价值占比高,单位土地物质可以生成的产品售价最高,因此虽然有地力损失,仍不失为较好的出口商品。茶叶基本上全部来自于土地种出,仅包含晒、炒等一些简单工序,其附加价值低,赚来的钱很大一部分都是土地物质换来的,从涵养地力的角度看,当属三大拳头产品中“最不土地友好”的产品。

较上述三个“大宗商品”来说,我国其他出口商品较为繁杂,且数量规模小、货值低。其中,铁器、陶器、钱币等物品基本不占地力,而粮食、牲畜等则占。此外,还有进口和引入问题。我国古代主要缺乏铁矿石、燃料、木材和贵重金属,在部分饥荒时期也缺乏粮食,这些物品是进口的主要商品。尤其是宋明以来,同东南亚的海路完全畅通,南洋地区一年三熟的稻米成为了华夏上亿人口的有力供应,而粮食的大量进口,对于我国涵养地力有着决定性作用,对土地物质的流失是一个有力补充。木材同样可以补充地力,但自万历朝西班牙人在马尼拉屠华之后,海路进口木材便告断绝,明朝东南沿海的造船业此后仅能仰仗云贵出产的木材。至于煤炭、铁矿石的进口,对土地物质流失没有补充帮助。而自明朝以来大量的白银流入,同样只能有利于我国的货币改革和抗通缩,对涵养地力没有帮助,甚至,明朝末年土地变得贫瘠沙化,产量降低,跟我国大量出口土地产的商品交换白银有一定关系。

中国历朝历代的政策在土地物质保护和地力涵养方面均有得失,而地力亦深刻影响王朝命运。

秦发兵攻匈奴,收复河套产粮区;汉北击匈奴、鲜卑,拿下河西要道和漠南草原,均是拓展华夏物资产量、挤压敌人生存空间的有效做法。在秦皇汉武之威的照耀下,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第一次被压到最低——河套、河西和西域归国,漠南羁縻臣服,仅余漠北苦寒之地供其苟延残喘。不过,在秦汉北伐的过程中,土地物质含量的流失也十分严重。无论秦军还是汉军,北伐军均大量使用马骡运输粮食,作为大军供应。这些中原长出来的粮食被士兵消耗后排泄在草原上,马骡和部分士兵死亡后腐烂在草原上,均造成中原的土地物质转移至草原。当然,战后一部分土地归了华夏,属于“肉烂在锅里”,但流失在漠北(仍属北匈奴或者鲜卑)和漠南(属于羁縻的南匈奴)的土地物质,则基本上无法收回。

当然,每次北伐,汉军均会带回大量战利品,史书上经常出现“获牛羊百万头”之类的记载。这些战利品南归,成为减少敌方地力、补充我方地力的有效手段。尽管很多人诟病汉武帝北伐,将缴获的牛羊养在上林苑(有“卜氏养羊”的故事)而不分给平民和士兵,导致牛羊大量死亡的例子(并经常用该例子解释经济学上“公地的悲剧”,用来鼓吹私有化和自由经济、反对政府干预),但从土地物质保持上来讲,即便是战利品牛羊全死绝,其土地物质也不会消失,仍旧肥了中原王朝的土地(尤其是上林苑一带,后来汉宣帝下旨开放这一片土地给平民种植,相信能够保持多年高产量),仅仅浪费了牛羊生长期的几年阳光能量而已。而经此一战,匈奴再无力南侵,而是由于资源不足陷入内乱,最终同中原维持了数十年和平。

因此,单就地力而言,中原王朝北伐最优的做法即派出尽可能少的精锐部队,缩小补给量,尽可能将阵亡将士带回长城以南,同时大力掠夺长城以北的人口和牲畜、物资,掠夺不了的也要尽力驱赶至长城—漠南一线,减少北方的地力,令其人口承载力下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梦回尼安德特时代 最新章节一百零六、重本不可轻毫末,网址:https://www.555d.org/398_39862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