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澶渊之盟(4/8)
作品:《大宋那些年》了俘虏。萧太后得知王继忠既是大宋高官又是宋真宗赵恒的潜邸旧臣、侍卫,身份很特殊,真宗对他非常信任。如果能将王继忠招为己用,其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太大了,立即下诏让人把王继忠送到炭山行宫。>
史载,王继忠“姿仪雄美”,是个美男子,风度和气质异于常人。萧太后一眼就相中了这员大宋将官,觉得此人不凡,杀之可惜,便开始跟王继忠谈条件。>
王继忠果然没有辜负爹妈给的这副好面孔,双膝一软,窟嗵跪倒在地,感激萧太后不杀之恩,叩头表示,将尽心尽力效忠大辽国。>
萧太后哈哈大笑,立即下诏授予王继忠为大辽户部使,特地从后族萧氏家族中遴选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许配给他当老婆,王继忠就这样入赘成了大辽国的驸马。>
此次辽军大举南下,萧太后另有他图,一面进行着侵略战争,另一面却派出驸马爷王继忠,让他代表大辽与宋朝进行秘密和谈。>
王继忠心怀忐忑地给真宗上书一封,表明了萧太后和辽圣宗要求和谈的意愿。得知王继忠还活着,真宗开始还有些惊喜,转而心中又涌出一丝郁闷。自己着力培养的干将,一转身成了敌人的乘龙快婿,这到哪儿说理去。>
真宗又喜又恨,心中五味杂陈。喜的是大辽想要和谈,这正是自己想要的结果;恨的是王继忠卖国投敌,成了汉奸。手握王继忠的书信,真宗里里外外反复看了多遍,却始终一言不发。>
王继忠又接二连三地上奏请和,真宗便让枢密院推选一位和谈之人出使辽国。>
右班殿直、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曹利用,喜谈善辩,为人慷慨而有节操大志。枢密院便推荐他为候选人。>
真宗道:“如此重要之事,不可随便用人。”>
第二天,枢密使王继英又向真宗推荐曹利用,真宗因此授任曹利用为阁门祗候、崇仪副使,奉诏书前往辽**中。>
真宗对宰相毕士安道:“王继忠说辽国请求讲和,朕虽然答应了,但黄河冰封万里,两岸往来无阻,辽人诈伪无常,不可不为之防备。”>
辽军一路攻城拔寨,逼近澶州。>
景德元年(1004)十一月二十二日,李继隆与石保吉,率军到达澶州。李继隆立即吩咐众将,分伏劲弩,控扼要害,守城防御。>
真宗驻驾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距离辽军占领的德清军不足百里,真宗再也没胆量继续向前行进,车驾驻在原地不动。随行的百官又有人提议圣驾不要向北,应该立即迁都金陵。真宗摇摆不定,召寇凖问计。>
寇凖还没进门,就听到随行的嫔妃对真宗道:“这些大臣要把皇上您带到哪里?前边就是辽军大营,再往前行,分明就是让您往火坑里跳,皇上,臣妾怕您有闪失,我们还是赶快回京城吧!”>
真宗一见寇凖,便把大臣们让他迁都的事说了。寇凖道:“群臣怯懦无知,尚不如乡人妇孺,今敌骑迫近,四方危心,陛下惟可进尺,不可退寸。河北诸军,日夜望銮驾到来,陛下一到,士气定然高涨。陛下若退数步,万众心将猝崩,敌人趁机深入,陛下就是想去金陵也不可能了。”真宗仍然犹豫不定。>
殿前都指挥使高琼进入殿中,上奏道:“臣请陛下不要再犹豫了,尽快赶到澶州,如果陛下一味逃避选择迁都,军心必定动摇,到时候就会兵败如山倒。臣虽已年过七旬,必将拼死一搏,保护陛下周全。”>
寇凖趁机进言道:“机不可失,陛下越早出发越好。”>
带刀侍卫王应昌道:“陛下代表天理讨贼,所到之处无不攻克,请勿再逗留和犹豫,否则敌军必定更加猖狂。若陛下觉得过河太过危险,可在黄河南岸驻扎,发诏书催促王超率军南下,辽军必然自退。”>
听大家这么说,真宗的心才算是安定下来,这才打定主意,继续北行。>
澶州城被黄河一隔为二,分为南北两城。河之南为南城,河之北为北城。>
二十四日,真宗派遣翰林侍读学士潘谨修先赶赴澶州,宣读诏书:“北岸守城将帅及知州,一律不得离开屯兵之所,擅自到河南岸迎接皇上。”随后车驾起行。>
为防止迁都派动摇皇上亲征的决心和斗志,寇凖和高琼跟在真宗身边,形影不离。>
景德元年(1004)十一月二十四日,真宗车驾从韦城出发,继续向澶州行进。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二十万大军也向澶州逼近,宋辽两国的巅峰对决即将上演。>
◆大宋狙击手>
大辽国兰陵郡王、南京统军使萧挞凛率辽军前锋率先抵达澶州北城,直犯宋军前军。宋军这边,李继隆早已整军成列,严阵以待。>
澶州城头各处,弓弩棋布,一触即发;滚木礌石堆起如山,数万宋军隐蔽在城垛之下,就等一声号令,奋起一战。>
萧挞凛恃其勇敢,躬出督战。夺取宋军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那些年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四章 澶渊之盟,网址:https://www.555d.org/363_36350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