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篇:评审准备(1/6)

作品:《学术的信仰

这天,贾亦真来到陆兮非办公室,原来最近他遇到烦心事,想听听陆兮非的意见。和墨涵相处一个多月以来,他们的关系突飞猛进,两人感情进展很快。他年龄也不小,很想早点结婚,可是墨涵目前还没有结婚的想法。更为关键的是,最近他收到消息单位近期准备分配集资房,但分房的要求是已婚正式工作人员。他虽是单位正式人员,可惜未婚,不符合条件。现在如果不拿房的话,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有可能永远拿不到。

众所周知,现在能分房的单位越来越少。整个天元市就没几家单位还能分房。他们单位之所以还能分房,原因在于早些年学校领导非常有先见之明囤了几块土地,用于盖集资房保障职工住房待遇。没想到后来房地产兴起,房价上涨厉害,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对集资房需求越来越大。可是房子分一套就少一套,需求却越来越多,学校的土地供不应求,用于盖集资房的土地几乎使用殆尽。看情形,以后将采取不分房而进行货币补贴成为学校今后住房保障的趋势。可是货币补贴的钱根本解决不了买房的问题。在天元市,一套房产的价值可想而知。一些人一辈子的工资不吃不喝都不够买一套房。因此这样分房的机遇可谓千载难逢。

陆兮非听后,对贾亦真更加羡慕嫉妒恨,为自己的身份再一次感到憋屈。凭什么身份不同,我就不能拿房?我为这个单位工作9年,学历、能力哪一样比贾亦真差?而贾亦真工作才不到2年,就因为他是单位正式人员可以分房,而自己是聘用人员就不能分,同工不同酬是何道理?!这是什么破政策!陆兮非心里默默地骂道。可是他又无可奈何,这是学校的强硬政策。

之前有聘用人员去学校领导面前游行抗议争取权益,校方以房源有限,只能优先照顾单位正式人员为由,再一次将他们打发。迫于无奈,他们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上级部门认定这属于学校个体政策,不具普适性,不能插手干预,最后他们的诉求不了了之。有些人员实在气不过,便提出离职,期间流失了很多高级人才,但是学校觉得无所谓,以学校的影响力不担心招聘不到人才。

贾亦真如果能迎娶墨涵,其实根本不用考虑房子的问题,以她家的条件不需要他买房。但是,当代人的感情不像以前那么牢固。以前一生只爱一个人,现在见一个爱一个,谁也不能保证他俩的婚姻天长地久。再加上,婚前财产不算共有财产。就算他们结婚也有可能离婚,一旦离婚他的名下仍然没有房产。所以,为了长远考虑,先拿到一套属于自己名下的房产,才是当务之急。

陆兮非对他说,“那你赶紧向她求婚啊!”

“我也想过,可是我们相处的时间太短,而且她现在好像也没往那方面想。现在求婚肯定不合适。如果我告诉她是为了房子而结婚,她肯定不会同意。说不定还会觉得我是因为贪图房产而不是因为爱她才结婚。”

“这确实不能说,被她知道就完蛋了。我有一个主意,不过感觉不太好,但确实是个好办法”。

“你说。”贾亦真好奇地问道。

“你让她怀孕。女人只要怀孕,结婚很快就会提上议程”。陆兮非说完以后,就有些后悔,感觉这个方法确实有点损。

“这个方法倒是不错,可是我还没有做好当爸爸的准备呢。”贾亦真害羞地说道。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你早点向她求婚。把结婚证先拿到,有了结婚证就可以分房,婚宴以后再说。”

“我先试试看。”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课题组终于完成项目申请书(标书),并向有关部门递交。赵如兰非常开心,给每一个人发了条信息,肯定他们最近辛苦的付出。

千山鸟飞绝,都在写标书;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标书;

生当作人杰,死亦写标书;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写标书;

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要写标书;

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标书;

但使龙城飞将在,看谁敢不写标书;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还在写标书。

这首串改打油诗引起大家的共鸣,他们深有体会这一个月来撰写标书时的痛苦与焦灼,标书改了一遍又一遍。赵所长的思维多变又跳跃,有时是这个思路,后面改成另一个思路,再后来觉得不妥推倒重来,再过一段时间觉得还是原来的方案好,又按照原来的思路改回去,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大家被折腾得痛苦不堪。赵所长也不轻松,每一部分都由她亲自过目,一个字一个字非常较真地把关修改完善。标书最后终于完成,大家如释重负。

开会时,她首先对大家一个月来的辛苦表示感谢。她鼓励大家,经历过这次的痛苦,他们就成长了,以后写其他项目申请书肯定不在话下。但是,她话锋一转,标书虽然完成,但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结束,相反更艰难的还在后面。标书递交上去以后,估计半个月左右时间就会组织项目评审,这才是最恐怖的环节。大家标书写得这么辛苦费劲,评审如果没有通过,前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学术的信仰 最新章节第十九篇:评审准备,网址:https://www.555d.org/351_3516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