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篇:评审准备(2/6)

作品:《学术的信仰

的努力就全白费了,因此评审才是关键。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为评审做准备,要把答辩幻灯做好,答辩精彩,这才成功一半。她劝诫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后面的时间要好好准备幻灯,时间紧急,任务艰巨。

她为什么说只成功一半,大家心知肚明,因为成功的最关键在于暗箱操作,她不方便在会上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学术潜规则,不能见光。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做好评审专家的工作,搞定专家,通过评审自然不成问题,这才是整个评审最关键的部分。

大家面面相觑,刚才还挺兴奋,一想到做幻灯,就都蔫了。做幻灯比写材料更痛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科研项目变成一个sho,科研项目的好坏,完全靠嘴皮子说。科研的好坏,本应该以这个科研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来衡量。科研项目是否有创新价值、科研成果是否能被人所用,这才是科研的意义及本质。然而,现在有些科研,时间和精力主要花在申请标书上。项目申请时,技术方法越晦涩难懂越好,不管自己有没有掌握,评审专家也不一定看的懂,最好看不懂,才会认可这个项目;需要做的工作和成果也往高大上写,不管以后是否能做到,只要把专家哄住,就能拿下课题。

可是项目真拿下来以后,之前标书上计划要完成的内容却大打折扣,为了完成结题,成果东拼西凑。专家才不会细细推敲成果是否与本课题相关,只要有成果,就算结题。

这样的科研使得整个学术形成一股浮夸之风,浪费了太多的资金投入,人才的培养也完全偏离轨道。真正踏踏实实肯干的科研人员反而被埋没,深谙潜规则的大专家、教授却比比皆是。

正是因为这样的浮夸之风,大家对科研项目的申请才会如此的重视。撰写标书重视,答辩就更加重视。大家深知接下来的半个月将是一场艰苦的战役,又将经历非人的折磨和痛苦。

会议结束后,赵如兰将陆兮非和天舒单独留下来。其他人离开办公室以后,赵如兰让天舒把门关上,等她坐下来以后,才开始说话。

赵如兰首先问道:“陆兮非,上次的2万元你报了吗?”。

陆兮非没想到她会问这个。尽管他内心很不情愿拿这笔钱,但还是没有扛住现实的压力,已让天舒把这笔钱报销了下来,并将这2万元还给了同学郑伟,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钱已经报销了。谢谢所长。”陆兮非羞愧地说道。

赵如兰听后却非常开心,陆兮非拿下这笔钱她就放心了。现在陆兮非和自己是同一条船上的人,接下来就可以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最近工资降的这么厉害,你又要还房贷,需要用钱的地方多,这点钱可以补贴家用。”赵如兰说这些话给人的感觉像是施舍,陆兮非听上去很不舒服。

接着,赵如兰话锋一转,“今天把你们倆留下来,是有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与你们商量。刚才我没有在会上说,因为这件事情非常敏感,你们俩都不要说出去。”她很严肃地看着陆兮非和天舒。

两人承诺不会说出去,赵如兰才放下心里的戒备。

她继续说道,“你们也知道,大家撰写这个标书非常辛苦,很不容易才完成,咱们可不能让前期的努力白费,对不起这么多人的努力和付出。接下来马上要进入评审阶段,评审是整个项目申请里最关键的环节。你们也知道,咱们所里包括我还有刘谨实也在申请这个项目,刘谨实的科研实力不容小觑,但是名额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务必拿下。评审过程中,我们要提前给专家打招呼,可是打招呼需要花钱,一个专家2万元,20个专家就得40万元。这40万元,从哪里出呢?你们有什么建议?”

陆兮非和天舒都不敢发言。他们心里也清楚,赵如兰应该是想从科研项目经费或评价工作室的经费里套现,他们知道这是违法的,因此谁也不敢提。

赵如兰见他们俩都不发言,便自己说出了方案。

“陆兮非,我想从评价工作室里先套现出10万元,然后再从我的课题经费里套现30万元。如果全部从我的课题经费里出,有点压力。分两个渠道里出,两边压力相对小一些。评价工作室里的经费,你和天舒想想办法,从办公经费、打印费以及广告费中列支,应该问题不大。科研经费里30万元,就有点麻烦。现在国家对科研经费的管控越来越严,报销越来越难,天舒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天舒是财务,心里很清楚哪些经费项目方便套现,也不容易被人发现。她知道,赵如兰其实心里早已有答案,只是等她说出来。

“所长,您可以通过劳务费走一部分,然后再从专家咨询费里走一部分”,天舒小心翼翼地说道。

“可是30万元,都从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里走,报账的话很容易被发现吧?劳务费的标准是500元每人次/天,专家咨询费是800元每人次/天的标准,这么一算得虚列375个人才能报销呢。这么多人很容易被发现吧?”

经赵如兰一说,天舒也觉得万一审计起来确实危险。她欲言又止,看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学术的信仰 最新章节第十九篇:评审准备,网址:https://www.555d.org/351_3516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