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改制整军(2/3)

作品:《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下定决心抛弃自己,把宝压在更有杀伐决断的天子身上。

好在贾成这些年打下的基础太雄厚了,吸引了众多年轻俊彦为他效劳,才险之又险的翻盘成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只不过这其中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大到他每想起来便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仿佛那三十万冤魂在时时刻刻控诉他,控诉他罔顾百姓安危而纵容奸佞祸国。

使他深深体会到作为掌权者,有一念而决万民生死的权力和责任。

“孝直,你说的对,我不会再重蹈覆辙了。”

受到现实鞭打的贾成郑重的说道。

“传令,三月一日京郊大祭,祭祀这次死难的汉中百姓。请天子下罪己诏,祭祀时宣告天下。以后...除春秋两祭之外,天子就不要出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成最终还是遵照承诺放过了刘协,不过继位之后下过两道罪己诏的天子,纵观历史也就刘协一人而已。

这样的皇帝,基本上就是宣告结束了政治生命,再也不可能亲政了。

贾成下令鲍出的安国营抽调一部守卫皇宫,安国营其实就是贾成的内卫部队,由他们守卫皇宫,也就是说贾成已经下定决心将天子刘协里里外外监控起来,没有贾成的同意,刘协再也不能随意接见朝臣了。

之后,他命法正为廷尉,清查叛党。

法正行事果决,很快将董承、来敏、杨彪、孔融、韩斌等衣带诏中一干人逮捕归案,又顺藤摸瓜,将同党司徒长史王必,议郎彭漾,镇西将军刘德然,博士郑兴、服旻等数十朝廷官员捉拿下狱。

经过审讯,这些人对阴谋政变之事供认不讳。

法正上报丞相贾成,按律董承等首恶夷三族,余者全家处斩,受牵连流放、徒刑者多达万人。

贾成大笔一挥,同意了法正的奏请。

不多时郑都城差役尽出,上千人逮捕入狱,等候处斩。

这其中还传出了一件令人唏嘘的事情,孔融被逮捕,儒家内外非常惊恐。

当时孔融的两个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惶恐的样子都没有。

孔融对使者说:“罪责可以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

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贾成听说后,愣了一下:“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原来出自此处。”

又听说被逮捕等待处斩的各大家多有年幼儿童,心中有些不忍,便要下令豁免罪臣之中所有未成年人。

法正坚持不允,对贾成道:“所谓斩草除根永除后患,丞相莫非又要行妇人之仁?”

贾成却斥道:“谁人会与家中小儿共谋大事?幼儿懵懂无知,却要受大人牵连命丧黄泉,这是何道理?我等秉国,当承天意而去陋规。自今日始,凡未成年人若非参与违法,不受家人之罪牵连。”

贾成来自后世,早就没了一人获罪全家牵连的概念,何况年幼儿童知道什么,需要为父母长辈犯罪一起承担被杀的命运?

即使他现在已经硬起心灭了人家族,也接受不了这么残忍的判决。

法正见贾成下定了决定,便也不再多劝。好在就赦免了百十个小孩,在家族尽毁的情况下,就算生存下来也很难造成威胁,放就放了吧。

不过贾成这一举动却给他带来了更加巨大的声望。

特别是儒门上下,因为孔融是当代孔子嫡传,他家要是灭族,孔氏一脉就只能从旁支寻找掌舵人。

如今他的两个嫡子被赦免,也就保留了控制嫡传,等于给儒家保留了天大的脸面。

儒门子弟一向善于造势,对于贾成赦免孔氏血脉之事便投桃报李大肆宣扬,声称贾成为儒家典范,深得上古贤人之风的君子。

不过这只是小插曲,儒家如何评价他的,他并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了,估计也就一笑而已。

很快,便到了三月初一春祭之时。

刘协没有出幺蛾子,按照贾成的安排,主持祭祀结束后便当众宣读了罪己诏,兵在此重申从这一日开始,便正式委任贾成作为大汉丞相顾命国事。

凡大汉朝廷内外一应军政大事,丞相贾成一人可决。

说完这些以后,刘协便在安国营军士护卫下返回宫中。从此宫门深锁,安度余生了。

春祭之后,贾成下令改三公为三省六部制,以王朗为尚书令,执掌政务。下设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部。

命沮俊为吏部尚书,邢颙为礼部尚书,张浪为户部尚书,法正为刑部尚书,正昂为工部尚书,孟达为兵部尚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八章改制整军,网址:https://www.555d.org/251_25169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