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4/4)

作品:《三国

骗,只有更加坚定心志,切不可见异思迁,为假象所惑。”

在战术上,司马懿重拾守势,不断加固城寨防备,以深沟高垒、坚不出战的策略,对付采取攻势的蜀军。

再说蜀军打得司马懿险些丧命,士气更为旺盛,全军上下充满了每战必胜的信心。

廖化将司马懿的黄金头盔献于孔明,扬扬得意地夸耀道:“我把司马懿狠狠教训了一顿,追得他只能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姜维、张嶷、王平也兴高采烈地各自禀报当夜的斩获。

“俘获的木牛流马有一千余辆,光是装载其上的粮米就有两万多石。如此一来,我军的兵粮该不会短缺了。”

“是啊,诸位辛苦了。”

孔明对诸将逐一表彰,论功行赏,但他心中却感到一丝挥之不去的惆怅。他不禁想到,倘若营中还有关羽式的豪杰,此人必不会为战场上占得如此蝇头小利而沾沾自喜,肯定还会心有不甘地叩头请罪:“承蒙丞相授予如此绵密神谋,末将却被司马懿略施小计,便使如此重要的敌酋漏网,辜负了丞相的厚望,实在惭愧。”话虽未说出口,但此时孔明的内心却萦绕在凄凉愁绪之中。

“啊关羽已亡,张飞既殁,旧时部将一一逝去,蜀中已无大将了。”

他的战术构思有无尽的科学创造力,也自信能以此战胜任何敌人,然而蜀军阵营中良将如此匮乏,只能使他不时产生独木难支的乏力感。

七十五种豆

兵戎相见的敌对两国,一国处于困境时,敌国也同样难以幸免,甚至处于更为苦不堪言的局面。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观点并无偏颇之处。

祁山渭水一带鏖战正急,魏国首都洛阳又开始面对远甚于蜀军的严峻危局:吴国依据蜀吴同盟条约,开始兴兵北上,而且动用的水陆兵力前所未有。

魏帝曹睿闻之大为震惊,“大魏之安危系于此时。”

他急派敕使前往渭水大营,严令司马懿:“当今吴军犯境之际,万一被蜀国乘势进击,大魏江山将有倒覆之危。你只可凭城坚守,切不可擅自出战。”

鉴于时局空前严重,魏帝宣布:“事态如此紧迫,朕焉能安坐宫内。今当效法先帝经世苦心,亲立阵前,率领三军,定要将犯境吴寇一举灭尽。”

遂以刘劭为大将,引兵急赴江夏救援,又授田豫一支人马,令其去救襄阳,魏帝亲自带着满宠等将,率领大军,前去援救合淝。

魏帝宣布御驾亲征之前,魏廷对于如何抵抗吴国侵犯争论不休,最后才决定沿袭先帝以来历次获胜的进军方向与战略战术。

先锋满宠带领人马来到巢湖边,远远向东岸望去,只见吴军战船无数,桅头旌旗整肃,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巢湖湖口内外。

“没想到吴国的舰队如此壮观魏蜀两国连年征战,在祁山渭水之间耗费了无数人力与财力。唯独吴国毫发无损,加之拥有江东富庶之地,如今看准魏蜀两国疲惫不堪之时,乘隙大举来犯,只怕不那么容易将其击退。”

吴军的阵势使满宠大为震撼,他急忙掉转马头,赶回中军向魏帝禀报。

魏帝不愧是见多识广的一国之君,听了满宠忧心忡忡之言,不仅不惊讶,反而笑着说道:“吴军就好比富家之猪,脂肥膘厚,看似强壮,但已失去山野习性,变得愚钝笨拙。我军常年在西北边境与敌争斗,经过多次艰苦磨炼,将士尽皆骁勇善战,何惧之有”

说罢召集诸将商议军情,最后决定采取奇袭战法,要打吴军一个措手不及。

骁将张球奉命引领五千最为精壮的士兵,轻装径去进攻湖口,
本章已完成! 三国 最新章节第184节,网址:https://www.555d.org/164_16464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