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后记八:中国版复仇者联盟的可能性探讨(2/3)

作品:《众神聊斋

特点,险象环生,最终获胜——这种获胜,与其说是侥幸,不如说是每个英雄自我突破的获胜。

这也是d宇宙正义联盟尴尬的地方:在蝙蝠侠,以及超人这两个系列中,这两位几乎已经被塑造成个子领域的绝对力量与绝对话语权者(似乎是d有意为之),那么在正义联盟中,不论谁领导谁,都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每个英雄不完美,每个英雄的力量不绝对,才有可能需要其他人的协助,如此才能一起合作,成为一个复联。

与其说这是一种慕,不如说这是一种思路。

3、普世性价值观的宣传,以及人性的深入思考:

比较讽刺的是,这类事情,原本是我们曾经自己电影里面的长处,但在这些年里,大家似乎有个误区,认为只要有特效,就能有票房——没错,早年间观众们确实会因特效来看国产的高特效片,可是别忘了,观众也是会进化的,而且观众的进化速度会非常快』要看过三部同样级别的特效电影,第四部就会疲劳。

而在观众特效疲劳的情况下,对某些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某些深入的思考,却是一部电影的根本生命力。

《复联3》在各种英雄之下,人们也在思考和讨论灭霸那一个响指,到底是对是错。

《黑豹》的高科技之下,人们也在思考到底应该开放科技,还是应该保护科技。

《x战警》之下,人们也逐渐明白了,所谓变异人,不过是种族之间的矛盾显化。

说到这里沐雨忍不住吐槽一件事情,那就是世界观,价值观的设定,是为了讲一个故事,这部分我们的作品,似乎擅长的不多。

好,其他的暂时不总结,我们只看这几个特点之间的关系:

1、空间和时间上可扩展的世界观,为复联慕的编剧们提供了几乎无穷无尽的施展空间,几乎非常多很棒的想象力都可以放进去——此处的反面教材就是《狄仁杰——四大天王》,当然不是说徐克拍的不好,而是徐克想拍的那些特效,塞到狄仁杰系列里,并且用“幻术”的方式包装,其实是特别亏的,因为既然是幻术,观众必然不会当真,既然不会当真,那就只能当特效片看。换言之,此处,特效与电影产生了割裂,从而浪费了徐克的想象力。

2、不完美的英雄,更容易让观众有亲近感和认同感(找到同类了),如此,即使这些英雄们一起合作,观众也不会奇怪,甚至会欣喜:啊,蜘蛛侠的衣服太破了,钢铁侠给他做了一身好的,**爆了!而不是:为什么超人和蝙蝠侠要一起对敌?我不干!

3、普世的价值观以及人性的思考,不会让这部电影变的乏味,最后变成一部仅仅在看特效的,没有血肉的电影。

这三点,是复联慕的特点,而大多数电影,在第一点(可扩展的世界观)上就没有考虑。

所以当我们思考,我们有没有机会也做出华夏版的复仇者联盟慕时,顿时有些尴尬。

以往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们华夏神话故事源远流长,做出个复联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是啊,西游记,白蛇传,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这第一个问题是,世界观怎么搞?这每一个故事,分开都是一个好电影,但是,我们总不能让孙悟空打白素贞,两个人打着打着和好了,然后去帮助精卫填海吧?这样的故事别说编出来观众不信,刚提出来就被剧组内部否定了吧。

所以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需要有一套可扩展的世界观,能够把我们想要放进去的故事,“近乎于”合理的放到这个故事里。

不得不说,在这几年的大i中,网络小说是一些新电影的内容来源,而每个小说,几乎都在架构自己的世界观,甚至每个大神每一本书,都在架设自己的世界观:《佛本是道》梳理了神话体系,《阳神》在说雷劫和易经等,徐公子胜治系列在说修行,不过我曾经作为读者在读完之后思考的时候,发现这些书自身体系内的世界观非酬整,但是似乎难以互相融合——这也正常,大家写书么,考虑那么多的世界观干什么?

但是这毕竟是我们要突破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寻找到一个时间上,空间上都可扩展的世界观。

我们面临的第二个问题便是:我们如何能够让我们的英雄不完美——这几乎是与我们的现阶段小说系统是相违背的◎为大家看小说,就是图个爽,如果小说里的角色不是最牛逼的,那还看个什么意思啊?所以我们看到佛本里面的周青是圣人,阳神里面的洪易是阳神,其他小说里,也基本差不多,最后不是最牛逼的,也是很牛逼的。

这样单独是一部小说,自然没问题,但是如果成为一个复联慕的系列呢?周青怎么帮洪易?洪易如何面对王超?王超和杨奇是什么配合?

想不出来。

至于第三个问题,普世价值和人性思考,这部分似乎都留给陈忠实,莫言这种作家了,他们负责替我们思考人性就得了……

好消息是,这些年,逐渐会有一些在这方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神聊斋 最新章节全书后记八:中国版复仇者联盟的可能性探讨,网址:https://www.555d.org/79_7954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