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机构草案(2/4)

作品:《中华逸史

的你能告诉我贵国的真实意图吗?”布因德喝着杨路递上来的美酒以朋友的口吻问。

杨路岂会不明白布因德的来意他叹一声道:“我亲爱的朋友并不是我不愿告诉你实是我也不知道国内的意思!”

布因德也是老奸巨滑之人怎会相信杨路的鬼话?“老朋友你别骗我了我虽以私人身份来拜访你但却有政府一层的意思我不希望中德两国因此而交恶影响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杨路咬咬牙作出很为难的样子道:“亲爱的布因德老朋友在这个方面我也只是听命行事我觉得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得由贵国政府派出一支谈判代表团前往我国双方坐下来开诚布公地展开谈判方能解决问题。”

布因德点点头觉得有理。

杨路又好意提醒:“贵国如想低条件便把那些战俘要回来唯一的办法就是……!”他瞟一眼故意停顿下来。

布恩德急问:“就是什么?”

杨路道:“就是玛丽娜!以玛丽娜与林主席的交情此事并无不可能!”

同时在相办公室冥思苦想的俾斯麦想到顺利解决战俘事宜的唯一办法也是玛丽娜。

玛丽娜坐在阁楼上透过窗户仰望无尽的夜空外面鹅毛般的大雪无声地下着她已离开中国八年也就是离开自己最思念的林逸八年八年时间不算太长但对一个饱受相思之苦的人来说一天时间都是漫长的。

岁月是一把雕塑家手中的刀虽然玛丽娜丰采依然但岁月这把雕塑刀还是在她亮丽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她看上去已像一个中年妇女。八年时间家中的小弟小妹都已成家只有她还是孤身一人家里人知道她在等待什么?渴望什么?她身边一些意志不坚的追随者也已慢慢离去。

玛丽娜喜欢有星星的夜晚她可以透过面向东方的窗户遥望天际的星光她总在寻找夜空中最亮的那一颗星她相信那一颗最亮的星星就是林逸。看着闪闪的星星她总能清晰地幻影出林逸刀削的轮廓英俊的面庞总能详细地回想起与林逸在一起的一点一滴。

外面风停了但大雪还未停寒冷还是如黑夜般笼罩着玛丽娜全身但此时玛丽娜却感觉不到一丝一毫地冷意她的心里正旺烧着的一盆火燃德国政府需要她出使远东中国。从前几日中德谈判杨路的漫天要价中她便于猜测出这是林逸的安排在欧洲可能只有她与杨路读懂了其中的含意。

“林逸没有忘记我!”玛丽娜偷偷喜极而泣“天啦!他终于有能力了他终于出手了!”

楼下家里人正在激烈的争论着以父亲爱尔森-冯-威廉亲王为主的几个家庭成员坚决反对玛丽娜出使中国谁都知道玛丽娜这一去便不会再复返了;而以哥哥博格-冯-威廉伯爵为主的几个家庭成员则赞成玛丽娜出使中国为了国家利益家族、个人作出一些牺牲是必要的。他以前也是坚决反对玛丽娜与林逸在一起的人只是他身为德国政府内阁成员还是把国家利益摆在了第一位此次玛丽娜将要出使中国的消息便是由他传回家的。而以母亲为主的几个家庭成员却左右为难她们既不然看到玛丽娜永远这样无望下去又不愿就这样永远失去了玛丽娜!

作为当事人的玛丽娜高坐阁楼上好像下面谈论的事与她无关一样。冰雪聪明的她较之以前更加成熟更具有敏锐的政治敏感度更具有卓杰的远见。她凝视深邃的天空一朵雪花飘落窗边马上与其它雪花拥挤成团她宛尔一笑对自己充满强大的自信此次出使中国是铁定的事了顽固的老父亲怎么反对都无用明天可能俾斯麦相或是国王陛下就会召见父亲说服他。

公元186年1月日也就是人民军攻下天京城的那一天玛丽娜乘坐一艘5多吨的德国主力铁甲战舰率领一个二十人的德国谈判代表团出使中国陪同一起前往的还有一支德国一百五十人规模的庞大商贸代表团而中国驻德领事馆主任杨路也陪同前往八年了他也应该回国一趟述职了。另经德国政府同意船上还有一百多名学成回国的中国留学生。

玛丽娜怀着无以言表的激动心情登上战舰虽然还要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煎熬几个月但这毕竟是希望的开始毕竟是在不断地拉近与心爱的人之间的距离。

码头上威廉家族的人个个哭得像泪人儿似的母亲不敢再多看玛丽娜一眼生怕忍不住就会扑上去阻断玛丽娜的出行。老父亲像一个小孩一样在码头上转来转去又是跺脚又是捶胸浑身的痛苦就像掉了心头肉一般。

玛丽娜满含热泪用力挥舞着手心中默默祝福着家人。战舰离开码头越驶越远渐渐没了身影。bsp;186年的中国农历新年过后不久在刚回到北京的人民军总参谋部部长吴命陵的策划下总参谋部与国防部协作出动五十万常规军与五十万内务部队动了代号为“大扫除计划”的全国范围内的剿匪清匪行动历时一个月总计剿灭各种山贼土匪八千多股击毙十五万余人收容改良一百多万人。同时由人民军总政治部、安全部、警察总局主导的打击黑社会、宗教组织、地痞恶霸团伙的“平安行动”也取得巨大成绩。此之后全国的社会治安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再难有走路被明抢上街被明偷做生意被明欺有女被明霸的现象出现。

两股最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华逸史 最新章节第二百八十九章 机构草案,网址:https://www.555d.org/62_6265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