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恋爱与爱情是一回事吗(2/2)
作品:《爱与性的秘密:徐兆寿性文化随笔》很多原因。但也有同学认为,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身心发育成熟了。我对他的这个说法较有兴趣,便进一步问了下去。他说,有很多人还不知道责任为何物,还根本不知道恋爱为何物?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家庭?只有把这些都弄清楚了,我们才成熟了,才有了恋爱的资本。
他的这个说法我较赞同,但实际上它只是适合于一部分人。更多的人是在恋爱的得与失中体会这一切的。一个从高一开始谈恋爱,直到现在已经谈了7年的男大学生最后站了起来,他说:我认为大学生都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把爱情与婚姻等同了起来,我认为,爱情是爱情,婚姻是婚姻,爱情可以不计后果,但婚姻不行,婚姻是非常实际的。
他滔滔不绝地说了很久。我笑道:你既然认为爱情与婚姻不能等同,那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他苦笑着说,我们中间出了很多问题,我们还不会处理,我对我们的爱情一直存在一种不信任感。
很显然,这份爱情对他来说是沉重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不懂得爱,也就是说,还不懂得处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关系。
我在课堂的最后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大家的谈论中的确有一个误区,那就是都认为爱情对于青春是公平的,如同吃饭一样可以按时按点地进行,其实,这就是你们所说的恋爱,这并非爱情。恋爱与爱情是有距离的。爱情并非只是青春的专利,爱情也是个个体事情,并非公共事件,即不可以用年龄来划分。有些人可能在少年时就经历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爱情,有些人是在青年,还有些人可能是在中年,甚至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在晚年。歌德、梁实秋等很多人都是在晚年获得爱情的,那样痴狂。前不久,杨振宁博士也在80多岁时获得了一份爱情。人们都纷纷议论,说他早已没有了性能力,怎么能这样?那个女的肯定是有所图。我的学生也问我,我说,人们进入了一个误区,都以为爱等于性,而性又等于性能力,实际上,性可以是一种物质存在,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存在。人的性意识从人有意识时就有了,到生命结束时才会结束。我宁愿相信杨振宁博士获得了爱情。爱情对于一个人就像命运,他根本不知道何时会获得。当他获得的时候,也就是他的生命重新开始的时候,是他对生命重新有一种领悟的时候。
我对我的学生说:你们并非身心成熟的时候才有了恋爱的渴望,而是早在心灵孤独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恋爱的冲动。是道德、习俗、规矩限制了你们。身体发育成熟时,你们为什么那样渴望爱情?是因为你们的身体需要爱情,这便是性。人在青春期时,人的身体是最强壮的,所以人的精神需求也是猛烈的。身心是交融在一起的,灵与欲是共体。这个时候的爱情便自然地与性要结合在一起。我们常人所认识的爱情也就是这种爱情。但为什么我们想恋爱却不能获得恋爱呢?是因为我们的心灵。有些人说,还没有遇到那个生命中的人;有些人说,时机未到,等等。人们在这种谈话中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自我的问题。为什么别人能获得爱而你却没有?难道仅仅是因为条件不成熟?难道仅仅是因为没有遇到生命中那个让你感动的人?我想不会。每个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或多或少地暗恋过,也就是说遇到过那个人,但为什么不能真正地相遇?
这是个有关心灵的问题,是有关爱的本质的问题。
我一再地强调,爱并非天生就会的,爱是需要学习的。为什么有些人一生都不能获得爱?为什么有些人却一生都在爱着,不仅爱着个体,还爱着整个人类?
关于爱的学习,其实不过是探究人的本质而已。让我们回到人本身吧!爱是这样一种由内而外的感受:它是有关自由与道德、存在与价值的一次践约。实现爱,就是实现人本身。所以要知道爱,首先要探知人的秘密。>
本章已完成! 爱与性的秘密:徐兆寿性文化随笔 最新章节第84章 恋爱与爱情是一回事吗,网址:https://www.555d.org/401_4014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