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蓉城光阴 (2)(3/3)
作品:《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为秋风所破歌》的那几间茅屋,却又分明是这般亲切。倘若这茅屋盖在了别处,同样是这一草一木,却又无法酝酿出此间的味道。因为这里流淌着唐风遗韵,只有在杜甫草堂,在诗圣的茅舍,才能读得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境界,读出杜甫济世悲悯的宽大襟怀。惊心动魄之后,是一片翠竹清风的宁静。篱院、菜圃、古井、石桌,这悠然的田园之景,虽不曾相见,却已相识千年。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透过简洁的木质窗扉,看到柴门里素朴幽静。在这个远离纷扰的草堂,千年前一定也有过这样一幅安逸恬静的画卷。杜甫和旧友严武在桌前品尝佳酿,他的老妻在炉边温酒,小儿女倚着栏杆垂钓。
芭蕉舒卷,竹影摇曳,还有一只秋蝉忘记吟唱,只看他们对酒欢颜。而此时的我,只愿做个草堂的邻翁,拄着竹杖,别一壶老酒,轻叩柴门,说道:老朽自带陈酿,共饮几杯,可好?这时的草堂,停止了不合时宜的感叹。而诗圣的那场长安旧梦,也在倾斜的酒杯中,一醉不醒。
草堂最终没能成为杜工部生命的家园,他始终属于烽火人间,注定飘蓬辗转。他走了,带着一颗牵挂黎民苍生的心,离开了这简陋的草堂。不知道,那一次走的是不是这条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的小径。不知道,那一年的漂萍逐水,又老去了多少年华。
只是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而草堂却成了他灵魂永远的故乡。无论是千年后,或是再过千年,来过的人,或是没有来过的人,都知道,这成都的草堂,曾经住过一位诗圣,叫杜甫。
别了,这草堂里匆匆的一日韶光。应记得,柴门共饮梅花酒,天涯归路与君同。
浣花草堂
是飞燕从唐时衔来的几片芦苇
是时光从千年捎来的一剪记忆
浣花溪畔的草堂
早已被那个叫杜甫的诗圣
写成一本简约的诗集
花径 柴门 水槛 石桥
这么多朴素的风景
足以慰藉那一颗不合时宜的心
竹篱茅舍
打开宽阔的襟怀
庇护万千寒士
那时成都闲逸的山水
远胜过长安辉煌的梦想
可以教白云垂钓
可以邀梅花对饮
简洁的桌案上
搁浅了一杯老妻温的佳酿
古朴的栏杆边
垂放着你和稚子的钓竿
棋盘上
还有你当年
和好友没有下完的一局棋
千年前
成都草堂是这模样
千年后
成都草堂还是这模样
无论诗人是来过
还是走了
草堂永远是他灵魂的故乡
无论你是归人
还是过客
那蓬门
始终为你敞开>
本章已完成! 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 最新章节第18章 蓉城光阴 (2),网址:https://www.555d.org/401_4014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