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收徐晃凯旋而归(1/2)
作品:《三国之徐州枭雄》汉代的军司马是各部营的副统领武官。
大将军、将军和校尉都有这样的属官,主管兵事,辅佐部营主将领兵作战。
如果主将不在,由军司马统领军队。
一个校尉营的军司马,官职并不高,但是徐晃非常高兴。
因为军司马那是主官最信任的,对于陶应这个主官,他很满意,这绝对不是纨绔子弟,人家是凭着战功得到长水校尉之职的,文武双全的称号,也不是浪得虚名。
跟着这样的主官,前途好。
他从小勤练武艺,熟读兵书战策,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大汉的将军。
进入黄巾军,那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现在有机会,怎能不抓住。
“徐晃,还不谢过陶校尉!”
徐晃被挖走了,杨奉感到有些肉疼,不过看到徐晃发愣,他还是提醒了一下,这个时候,可不能违背陶应的命令。
何况他明白,徐晃在陶应军中,比在他麾下有前途。
“多谢陶校尉!”
陶应心中大喜,他这一次出兵的真正目的达到了,而现在,麾下也终于有一个靠谱的将领了,自己也不用时时刻刻都留在军营之中。
看到陶应满意,郭太当然也高兴了。
虽然现在他很穷,但也要好好的招待一下陶应。
只要陶应在大将军何进面前能够美言几句,那他们的粮草就能获得更多。
在酒席上,陶应又顺便让徐晃挑选两千精兵,郭太当然不会阻止了。
这样长水营的五千兵士就满员了。
至于说兵甲器械粮草,他替大将军何进立了这么大的功,何进还能不满足吗?
何况还有北军中侯刘表和射声校尉马日磾的支持。
十天之后,陶应和徐晃率领麾下五千兵马回到洛阳。
而消息早已经传回,郭太的归降书也快马加鞭送到了大将军何进府。
何进非常高兴,派大将军府主簿陈琳在城外亲自迎接。
和陈琳一同迎接的还有陶应的父亲,扬武校尉陶谦,以及北军中侯刘表。
儿子立功陶谦骄傲啊!
长水营属于北军,刘表当然也高兴。
看到父亲和刘表等人,陶应立刻跳下战马。
徐晃和其他骑在马上的将士也都下了马。
“孩儿参见父亲,见过刘中侯,陈主簿!”
大汉讲究的是孝道,陶应先给陶谦行礼,然后再给刘表和陈琳行礼,这样的做法自然不会落人诟病。
“果然是少年英雄,不费一兵一卒,便取得如此功劳,贤侄真乃我大汉栋梁啊!”
“刘世叔过奖了,小子乃是托陛下鸿福!”
刘表这家伙打起了感情牌,两世为人的陶应也是人精啊!
他这一声“刘世叔”,让刘表很受用。
陶谦对儿子也很满意,不骄不躁,又不失礼仪。
但刘表已经夸赞了,他不可能再说。
而当他看了看徐晃之后,对儿子的眼光,更佩服了。
看一看那柄梨花开山斧,绝对是猛将,再看一看,浑身展现出来的气质,也并非有勇无谋,儿子的眼光不错,像他!
刘表、陶谦和陈琳三人一直把陶应的兵马迎接到了军营。
陶谦嘱咐陶应,营中之事安顿下之后,立刻回家。
陶应自然是满口答应。
出征的时候只有三千兵马,而回来的时候变成了五千,北军中侯刘表当然高兴了,当陶应提出兵甲器械粮草的时候,刘表是满口答应。
陈琳也表示,大将军一定会支持。
陶应知道一定要趁热打铁,将兵马交代给徐晃之后,马上就随刘表去府库。
现在的大汉朝堂已经腐朽不堪了,答应归答应,过几天凉了,想要到很困难。
如今刚立了新功,大战归来,管理府库的那些官员小吏,还不敢克扣。
果然比较顺利,除了兵甲器械之外,直接要了五个月的粮草。
接下来陶应又去了大将军府。
何进非常高兴,陶应没有要其他封赏,只要了一些粮草,何进又怎能不答应呢?
这样五千兵马的粮草,可供八个月。
按照历史的进程,今年秋收之后,黄巾残匪又会在徐州作乱抢劫,陶谦便会被封为徐州刺史,领兵平乱。
那时候不用再这样苟着了,而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啊!
有了充足的粮草,又有徐晃担任军司马,练兵的事,陶应总算不用亲自操劳了,于是他便回到府中。
先给父亲请安,然后来到后堂给母亲请安。
“孩儿给母亲请安!”陶应行了一礼。
“你还知道回来啊?”母亲看起来很生气,实际上陶应知道,那是一种担心,是浓浓的母爱。
果然在说完之后,母亲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了出来。
“快起来让娘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徐州枭雄 最新章节第10章收徐晃凯旋而归,网址:https://www.555d.org/383_3839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