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终成佳话(2/3)
作品:《吉时当嫁》人?”>
“你父亲是前刑部尚书孟义的三公子,名唤孟箫,又称孟三郎。你母亲是安定候府吴太夫人的外甥女,闺名徐莹。”>
即便孟莹心里有准备,也被惊了一跳,她无论如何没想到,吴太夫人竟是自己的姨外祖母。>
“怪不得当日春日宴,阮嬷嬷为我开脱,后又为我出头,原来竟是如此。”>
陶焕生颔首,“你母亲也是由吴太夫人做媒,将你母亲嫁到孟家的,只是天有不测风云风云,隔年孟家牵连进齐王谋反案。男丁全部砍头,女子官卖。>
你母亲当时已经怀有身孕,想保下你,为孟氏留下血脉去求安定伯府求情。可吴太夫人怕受牵连,袖手旁观,最后你母亲被青州一商人买走,至于后来为何在庙中独自产下你,就不得而知了。”>
孟莹听罢,两行泪珠由面颊滚过,久久哽咽不能语。>
陶焕生将妻子抱到怀里,一行拿帕子给她拭泪,一行安慰道:“岳母忍辱负重,到底保下了你,你如今知晓身世,无论想怎么做,为夫为你做主。”>
孟莹心内五味掺杂,自己感念了两世的恩人吴太夫人,竟然跟自己有血亲。>
按理说,自己应该恨她,若不是她袖手旁观,自己母亲未必早亡,自己也不必从小寄居人下。>
可两世为人,自己再也不在是当初那满是怨怼的小姑娘了,如今她更多是感恩能重活一世,能跟所爱之人长相厮守,此生便足矣,至于从前的种种,她不想再计较了。>
“莹儿,你若是想跟吴府讨回公道,我......”>
孟莹摇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我只想向前看。惟愿所爱之人,平安康健,至于从前旧事,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莹儿,得妻如此,夫复何求!”陶焕生带着薄茧的大手抚上妻子的柔夷,只觉得胸腔涨得满满的。>
孟莹看着丈夫宠溺的目光,也心生涟漪,若是只有彼此该有多好,可是偏偏天不遂人愿。>
“太后送来那女子呢?总不能这样晾着人家,若是开罪太后,就得不偿失了。”>
陶焕生愣了一下,问道:“你想如何?”>
“当然是收到后宅,一同侍奉夫君。”>
话音刚落,就见陶焕生冷了脸。>
孟莹“噗嗤”一笑,“人家都怕夫人善妒,你怎么如今倒是反过来了?”>
“你竟一点不吃醋?”陶焕生箭眉微蹙。>
“我昨日吃的醋难道还少了,只是你我心心相印,等闲人岂是能插足进来的?”>
陶焕生这才由怒转喜,掸了掸袖子,道:“我家夫人最近心绪不宁,那女子主动要求去大悲寺祈福,我命她不满三年,不准回来。”>
“啊?”孟莹的嘴巴张开就合不上了,那可是太后赐下的。>
“啊什么啊,你家夫君是不是足智多谋?”说罢,在孟莹的鼻子上轻轻刮了刮。>
“可是,太后......”>
“昨日,兵部已经透出消息来了,沙洲守将暴毙,刘阁老推举了我。”>
“沙洲,可是苦寒之地,你从京城守卫变成沙洲守卫,岂不是明升暗贬?”>
“话虽如此,可我厌倦了京城的算计人心,沙洲虽然苦寒,可好在山高皇帝远,你我岂不逍遥!”>
看到丈夫如此雀跃,孟莹也开心起来,“那好,我这就打点铺子,让他们准备起来,能搬的搬走,不能搬的就变卖了,带着银子走。”>
说罢起身,就去拿账本。>
看着妻子那亮晶晶的眼睛,陶焕生觉得胸腔里,就像有一团火在烧。>
“圣旨还未下,不用急。”陶焕生从身后拦住妻子的腰,在她耳边吹着热气说道。>
孟莹意识到“危险”转身就想逃,只是还没等走出一步,双脚便已离地,一张俊脸放大了在自己的眼前,那笑容亦正亦邪,抱着自己朝内室走去。>
“放手,青天白日的。”>
“夫人不要胡思乱想,为夫昨夜劳累过度,如今只想补眠。”>
孟莹信他的话,才见鬼了呢,可是任凭怎们挣扎,还是被抱上了拔步床,层层叠叠的幔帐就落了下来。>
三日后,圣旨传下,认命陶焕生为沙洲守卫,立刻启程。>
半个月后,陶焕生带着家眷,整整贰拾多辆马车随行,将军府的府兵,除了老弱病残,全部跟随。>
出发那日,孟莹的挚友邱燕抱着襁褓中的孩儿前来相送,想到这一别,恐难在相逢,邱燕不免泪洒衣襟。>
孟莹身穿着白色狐狸毛披风,抱了抱孩子,强忍泪水劝道:“保重身体,总有重逢日。”>
陶焕生与吴柏堂相视而立,却都一言不发。>
最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吉时当嫁 最新章节第七十八章 终成佳话,网址:https://www.555d.org/362_36292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