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12:苏良之骂·武将篇(2/6)

作品:《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若不惩,此顽疾将会继续伤害变法之成果,且破坏我们的军事变法策略。”

“朕决定,择一州严惩,以儆效尤,然后给予地方各州府军镇一个宽限期,若仍有人屡教不改,那就继续严惩,一州一州的收拾,争取在两年内彻底除根。”

众臣都分别点头。

择一州严惩,所带来的伤害,大家都是能接受的,完全在可控范围内。

朝廷如此做,已算得上仁。

若其他地方的武将仍敢肆意妄为,那朝廷就不用再客气了。

“臣无异议。”

“臣无异议。”

“臣无异议。”

……

众官员齐齐拱手,对赵祯这个建议都表示赞同。

赵祯微微点头,道:“众卿觉得择哪一州较为合适呢?”

众臣顿时陷入思索中。

被选这一州,兵不能太少,但又不能是位于西北、北境、南境的边境之州。

对这一州严惩,还需对其他地方州府有足够的震慑力。

选一个又贫又偏之州,也不行。

这时。

苏良突然开口道:“官家,臣推荐河北西路,相州。”

听到“相州”二字,众人略加思索,眼睛都亮了。

当下,没有比相州更合适的地方了。

相州驻扎有近两万禁军,外加地方厢军、乡兵,足足有近五万兵。

这个规模符合要求。

相州地处汴京以北,无论是面向西北的买卖还是面向北境的买卖,大多都经过此处,这里的武将经商是较为猖獗的。

此外。

相州驻军乃是作为河北兵的补充,战略意义非同寻常,日后对辽绝对是要上战场的,战斗力必须要提起来。

赵祯见众臣都无异议,当即道:“好,那就定在相州,众卿以为,朕应派谁去最好呢?”

唰!唰!唰!

众臣纷纷拱手,皆欲自荐。

赵祯的脸上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容,道:“众卿可知,这可是个得罪人的差遣。”

武将经商涉及的兵卒、百姓甚多,断他们财路者,定然是会被骂的。

“官家,为了全宋变法大业,我们甘愿被骂!”梁适高声道。

赵祯想了想,环顾四周,想了想道:“还是让苏卿去吧,此次是要见血的,他这个砍头御史的名号还是有一定杀伤力的。另外,此事实应归枢密院主管,曾副使与苏卿一同前往吧!”

“臣遵命!”众人齐齐拱手。

“臣领命!”曾公亮与苏良站了出来。

赵祯道:“至于如何做,你们两个商讨出个主意,再向朕汇报。朕的要求是,重惩,罪大恶极者,可直接斩杀!”

“是。”曾公亮和苏良再次拱手。

……

会后,曾公亮与苏良交流一番,便商量好了对策。

二人并不打算立即前往相州。

而是率先请命调遣五百名皇城卒与五百名侦察兵,又去三司支了一大笔钱。

然后命这一千名兵卒带着钱,先行去了相州。

武将经商虽然日趋隐蔽。

大多都是交给家人、仆从,或从当地找商贾合作,他们只参与分红。

但是兵卒做生意,是瞒不住当地百姓的。

当地百姓不一定会配合官府举报武将,但为了赏钱,绝对会有人吐出一些有用的情报。

苏良打算用这些情报,将相州经商牟利的武将全都揪出来。

五日后。

曾公亮与苏良身着便装,扮作售卖药材的商人,带着十余名护卫,数辆马车,朝着相州地界奔去。

……

三日后。

曾公亮、苏良等人抵达了相州地界。

相州领六县。

分别是安阳、汤阴、林虑、临漳、邺县、永和。

军队以营为单位,大多都驻扎在郊外,其中,相州禁军多驻扎在临漳县。

曾公亮与苏良也是直奔临漳县,决定在城内先住下,等待情报。

当下。

相州知州、通判等一众官员都在忙着全宋变法事宜。

他们与地方驻军的联系并不紧密,只有得到枢密院的调令,才能调动这些军队。

再加上地方军队经常换防,他们根本不知晓地方禁军的日常在做什么。

并且,有些武将做生意是能够带动地方商贸发展的,故而有些文官知晓后,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曾公亮和苏良并不准备去寻当地的主官帮忙。

……

又一日,午后。

相州临漳县县城,一处客栈内。

曾公亮与苏良望着皇城卒与侦察兵陆续送来的情报,皆脸色阴沉。

当下所查还不足三成。

但几乎是一查一个准,差别只是程度深浅不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最新章节番外篇12:苏良之骂·武将篇,网址:https://www.555d.org/362_362172/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