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黑色狼王(2/3)
作品:《史海魅影之永昌遗宝》坚。三人过来看见这把长刀,又听了我的讲解,都显得非常激动。四人当下决定:把这个小石堆彻底扒开,看个究竟。>
经过大半个小时的连挖带刨,收获不可谓不丰硕:长刀,短刀,马刀,长剑,短剑,长矛,短枪,各式各样的兵器,足足超过两千件,大多数上面都有“顺”字的标记。>
两千多件兵器就对应着两千多名士兵,这里曾经驻扎着一支颇具规模的部队啊!两千多人的部队进进出出,不可能只是依靠洞外那条用山羊蹄子踏出来的小路吧。真要那样的话,两千多名士兵岂不成了两千多只蜘蛛?一定还有别的进出方式,这洞里肯定还有其他的出口,四人随即分头寻找,顺便找找看,还能不能发现其他的东西,比如金银珠宝什么的。>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搜索,四个人又集合在一起,统计“战果”:五十八枚“永昌通宝”的铜钱,一把短匕首,一块银元宝。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收获,既没有生活的遗迹,也没有粮食等物资的遗留,也没有骷髅白骨。当然了,也没有发现其他的出口,看来等会儿出去的时候,还要像蜘蛛一样从上面爬下去。>
我拿过那枚银元宝仔细观察,铅灰色有些微微发黄的外皮,一看就能确定是老银子,放在手里掂了掂有三斤多重,马鞍形,中间有铸造出来的几行小字:大顺永昌元年伍拾两。>
确定无误,这个洞既是大顺军的藏兵洞,也是藏宝洞,这锭银子就是大顺宝藏的一部分。激动喜悦之余,我的脑海里又充斥着大量的疑问:这里是大顺军从北京撤往西京途中经过的地方,难道那个时候他们就开始分兵分钱了吗?两千多名士兵驻守看护的肯定是一大笔财宝,我们刚刚找到的一块银元宝,加上二十多年前放羊人找到的两块银元宝,还不到二百两银子,那剩下的财宝又哪里去了?那两千多名士兵又哪里去了?若说是都战死了,可为什么刀枪都留在洞里?又是谁把刀枪都堆在了一起还用碎石做了伪装?思来想去,我想了各种可能性,但又一一否定,只剩下一种可能性比较合理:当年大顺军西撤的时候在此留下一支部队和一笔财宝,想以此为根据地,坚持长期斗争。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这里被清军围困,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只能缴械投降。投降的士兵被清军押走,财宝也被清军运走。无法带走的大顺军的武器就地处理,堆成小山,然后用碎石做了伪装。估计当时招降的清军将领私吞下了这笔财宝,又把投降的大顺军士兵全部杀害,玩了一招瞒天过海,所以后世的史料对此没有半点记载。>
我能分析得出的结论,目前也就这一个了。还有没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释,就只能求教于北京的江教授了。想到这里,我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把今天考察的过程和结果做了详细的记录。>
做完记录再看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赶快下山,天黑之前还能回到村子。>
走到洞口准备下山,随便往山下看了一眼,看到的景象却把我们四个人同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山下正有一群狼仰着头盯着洞口,眼里全是贪婪和残暴的凶光。站在最前面的正是那只被马建设看成大黄狗的土黄色的公狼,原来它是狼群的侦察兵!我粗略地数了一下,数量不少于一百只!老何无意当中的一句话果然应验了,真的遇上了狼群,这下麻烦大了!>
怎么办?洞里没有其他的出口,后退无路。从洞口往上看,一块向外突出的巨石就像是给洞口戴了顶鸭舌帽,根本没有向上突围的可能。如果是垂绳而下,或者是按照上来时那样攀岩而下,那无异于是在给狼群送晚餐。>
看到大家惊恐万分,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马建设开口出主意了:“既然下不去了,就干脆回洞里住一晚上,或许狼群熬不住,就去别的地方找食物了。”>
我正要张嘴骂马建设幼稚时,老何开口了:“比耐性的话我们绝对比不过狼,但也不能就这么下去。我看我们还是先回洞里,吃点东西,好好睡一夜,缓好体力,再想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这样了,退到洞里再慢慢想想有没有别的好办法。>
一个晚上很快过去,第二天一早,当洞口出现光亮时,四人已吃饱喝足,拿起武器,走到洞口。向下面一看,狼群果然还在原地趴着,见洞口有人影晃动,就全部站起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洞口,目光依旧贪婪凶残。站在最前面的,除了昨天那只土黄色的大公狼,又多了一头黑狼。这头黑狼明显的比那头土黄色的公狼大很多,像个小牛犊一般,正呲牙咧嘴的看着我们。看样子这就是狼王了。>
看见狼王出现了,老何就临时调整了原先的计划:“等等下去以后,志坚直扑狼王,其他人掩护。能把狼王解决掉我们就赢了,群狼无首,它们自然就会解散了。”商议已定,开始分头行动。>
洞口多的是枯树枯草,我和老何、马建设三人负责砍枯树和枯草,丁志坚又剥了一些鲜嫩的树皮做捆绑用的绳子。不多时,十几困柴禾准备妥当。四个人各自把绳索固定在坚固的岩石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史海魅影之永昌遗宝 最新章节第二十一章:黑色狼王,网址:https://www.555d.org/352_3526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