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见机行动(2/5)

作品:《学术的信仰

条件不过关,上民办压力太大了。有些学校经常组织去欧美夏令营,一场下来就十几万元,没有一点家底根本顶不住。一个家长去面试,面试官问他工资多少。家长说年薪30万元,结果学校却劝他不要来了。按理来说,30万的年薪在中国已经很不低了,可是还被劝退,想想都恐怖。如果不上民办初中,就上公办初中,可是公办初中的质量不如民办,加上又需要对口小区户口,而我们对口的初中着实一般。实在不知道该让她上哪所初中。走一步算一步吧。应该会让孩子先考民办,民办如果没考上,再上公办。”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到时看看能不能找找关系。民办你中意哪所学校?”陆兮非说道。

“民办兰欣,它是天元市最好的民办初中。民办兰欣90%的学生都能进入天元市四大名校和八大金刚(也是8所有名的高中),所以竞争异常激烈,不是特别优秀或者家境不是特别殷实的孩子根本进不去。可是为了孩子,我们准备咬咬牙争取让孩子进入这所名校。到时你也看看能不能帮忙找找关系。”李玉山说道。

“好的。如果有渠道一定帮你问问。”陆兮非诚恳地说道。

“你最近在忙啥?我看你这两天愁眉苦脸的?”李玉山实在不愿意去想那些烦心事,转换了话题。

“赵所长让我帮她一起申请一个基金项目。我负责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部分,但我之前没有做过,不知道该从何开始写。”陆兮非一脸犯愁地说道。

“题目是什么呢?”李玉山好奇地问道。

“《医疗技术的转化实现路径研究》”

“你不是学这个专业,也让你做啊?”

“您还不知道吗?咱们赵所长的科研团队什么时候要求一定要专业对口。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这倒是事实,赵所长布置任务从来不看对方的专业及学历背景,只要她信任,就给他安排任务,逼着做。如果做不出来,不管什么理由,劈头盖脸一顿训斥。所以,迫于压力,接到任务以后,大家都绞尽脑汁,创造各种条件想尽办法完成。说来也奇怪,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压力,大家反而突破自己的瓶颈,不断拼搏,取得一项又一项成果。也许这就是赵如兰的过人之处,她培养人才的方法确实与众不同。

“兮非成长了,境界提高了呀。看来这些年赵所长没白培养你。”李玉山调侃说道。

“您就别取笑我了。我还在犯愁呢。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到底应该怎么做我完全没有思路。”陆兮非愁眉苦脸地说道。

“你坐在这里思考肯定不行,得走出去。要想知道医疗技术的转化路径,肯定得去医院了解情况,他们不是有科研吗?科研就要转化,尤其是临床技术的转化,肯定有一套制度和方法,你去找他们要相关材料,就能够大致了解情况。你现在坐在这里凭空想象,怎么能想出来?即使想出来的东西也不切合实际,没有指导意义。”

经李玉山这么一说,陆兮非豁然开朗。是啊,我怎么会这么傻,应该去医院调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老同志还是老同志,经验丰富,这点不得不令人佩服。

“是啊,李老说的有道理。我是应该去联系医院,去医院现场调查了解他们的做法。”

可是到底去哪家医院呢?陆兮非正思考着,突然想起今天晚上朱正义组织的一场聚会,不正好要和西和医院的俞东明一起吃饭吗?要不和俞东明说说,看看能不去去他们医院调查情况。

晚上,陆兮非、朱正义、程月清、天舒还有俞东明以及他的两个下属一起相聚在顺风大酒店。何欢没有来,他不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他太了解礼尚往来的道理,从不喜欢欠人情所以从来不参加。大家劝他也不来,甚至有时赵如兰命令他也不来。大家都知道他的秉性,后来就随他去了。天舒是新人,为了让新人尽快融入集体,所以陆兮非特别照顾她,有什么饭局都带上她。

陆兮非到达时,大家已经在餐厅等着。朱正义给俞东明介绍陆兮非,俞东明立即很热情地过来握手:“久仰大名,没想到陆主任这么年轻,真是青年才俊啊”。

俞东明热情的举动和开朗的性格让陆兮非紧张的心情很快就放松下来,这个人天生有种亲和力。

“这是西和医院医务部的俞东明主任。”朱正义适时补充了一句。

“俞主任好,抱歉来晚了。”陆兮非客气地回应。

朱正义又给俞东明介绍了天舒。俞东明和程月清似乎很熟悉,俞东明还问程月清老公现在怎么样了。大家寒暄几句后便开始进入正宴时间。在朱正义的安排下,俞东明紧挨着陆兮非和朱正义坐下,西和医院的两位同事又分别挨着朱正义和陆兮非,两位同事又分别紧挨着程月清和天舒。就这样大家凑成一桌。陆兮非和程月清有过一次眼神接触,但是两人都有说不出来的复杂情感。于情,两人都不想搞的这么尴尬;于理,双方觉得自己在理,都不想在对方面前屈服。陆兮非和天舒也有过眼神接触,天舒俏皮地冲他吐舌头,陆兮非微笑地回应。

会餐正式开始。首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学术的信仰 最新章节第十二篇:见机行动,网址:https://www.555d.org/351_3516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