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王朗(2/2)
作品:《名将召唤》 王府之中假山怪树倒是随处可见,景致很是清幽,却又和那些大家族挥霍金钱得来的不同。这里虽然肯定花费不小,但是每一分每一毫都肯定是花费到了点子上去了的,每一个铜子都是为了让这里的景致更清幽。
花费不菲却又不铺张,咋一听这根本就是矛盾的,但是看到此处景致,才能明白这绝不矛盾。
也许是为了方便,王朗的书房,就在离正门不远的地方,刘基跟随着那个家丁,很快就到了,这也让他稍稍有些遗憾,不能饱览这里面的景致,顺便对王朗的了解多加一层。
“老爷,刘刺史的公子想要见你,小的已经将他带来了。”家丁在书房外面驻足,长身一躬道。
书房之外除了刘基和这个家丁之外,没有第三个人的存在,这个家丁的态度如何,王朗几乎不可能知道,刘基也清楚,哪怕这家丁在外面对王朗大大咧咧地说话,他没必要也不可能向王朗多嘴,相信这个家丁也清楚,但是这家丁的态度依然如此恭谨,这让刘基对王朗的评价又上了一层。
吱呀一声,书房的木门从里面打开了,一个面容矍铄,约四十岁许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门口:“你便是刺史大人的公子?”
也不等刘基回答,便点点头道:“请进吧,寒舍之中,没有什么好交代的,还请见谅。”
对于王朗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刘基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王朗所敬的,是刘繇那朝廷委任的刺史身份,也许还有汉室贵胄的身份,而刘基作为一个晚辈,他就更没有一下子就贴上来的道理。
进门之后,刘基便毕恭毕敬地向王朗长身一躬道:“王太守,小可此次前来,乃特意代家父表达对太守大人的谢意。在家父穷困之际,唯有太守大人,肯慷慨施以援手,小可阖家上下,不胜感激。”
王朗摆了摆手,脸上没有一丝笑意:“不必如此,王某为朝廷命官,和刺史大人既有同殿称臣之谊,又有上下尊卑之责,运送些许钱粮,实属分内之事,刘公子及令尊,皆不必挂怀。”
刘基苦笑一声,接着说道:“话虽如此,可是如今有谁会把这种事当成分内之事?上下官互相攻讦之事尚且比比皆是,肯解囊相助者更是凤毛麟角了,王太守此举,实在是高义,高义呀!”
“没什么高义的,王某只是做了自己应当做的而已,不必再提。”王朗依旧是板着脸答道,沉默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刘公子的来意,王某也知道些许。照理来说,王某乃刘刺史的下官,听从刘刺史的调遣吩咐实属应该。王某并非贪念权势之人,只是今时不同往日,若是所托非人,那王某就成了会稽的罪人了。还请刘公子以及刺史大人见谅。”
没有想到王朗如此开门见山,刘基有些愣神。
他这一次到会稽来,明面上是陪项虞,同时来向王朗表示谢意,但是实际上他也未尝没有把王朗招揽过去的想法。虽然此举有摘桃子的嫌疑,但是根据刘基对他的了解,他是一个真正想为这个即将没落的王朝再做一些事的人,而不像其它很多人,想要趁着乱世,为自己多谋一些福利。
从某种角度来说,王朗他和刘表很像,都是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只想将自己下辖的地方治理好,让百姓安居乐业就是了。甚至于他比刘表还要无私一些,刘表尚且是将荆州经营成了自己的一言堂,说他是楚王都不过分,只要乱世不结束,没人拿下他的荆州,那荆州就是他这一支刘家的私有物。而王朗也许是格局还不够,他所想的,也仅仅是忠君,爱民,这四个字而已。
所以说,实际上王朗这个人,是不应该算作一路诸侯的,如果是在治世,他绝对能成为一个出名的能臣,但是在这乱世,不投奔一路诸侯,或者干脆自己就成为一路诸侯的话,是不会有什么出路的。
虽然说起来有些得便宜还卖乖的嫌疑,但是刘基认为,把王朗招揽过去,应该算是两利。当然了,他本人对于王朗的浅橙色政治属性也是眼馋得很,他现在最差的,就是处理政务的能人了。
:如果说按照一天一更算的话,现在欠了两章了,会还的。对了,说一天一更的话,不会被拍吧?
;
本章已完成! 名将召唤 最新章节第六十九章 王朗,网址:https://www.555d.org/329_32914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