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不是要跟你们商量(1/2)

作品:《汉末张家记

上回说到太史慈终于见到了疑似梁旭的小孩。

那小孩来到太史慈眼前,抬开端说:“你好,我就是梁旭。由于事情比较多,所以怠慢了贵客,请见谅。蓝本应当请贵客到我家的,可是我在县城那边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不知道客人是否愿意随我往县城一趟?”

离开了小渔村,张平都会用回梁旭这个名字,更何况现在还有外人在场。

实在往县城办事只不过是梁旭的借口,他只是不想让太史慈进进小渔村,小渔村里面躲着太多的机密了,为了降低泄密的风险,小渔村是禁止外人进进的。

太史慈不疑有他就点头答应了。由于他是公众的人,出门办公的时候,吃住都在驿站,要是在其他处所吃饭、住宿,那就需要自费了。太史慈家里条件并不好,出于能省则省的原则,太史慈也不想在外面待太久,错过了他回驿站的时间。而驿站只有县城才有,梁旭提议往县城,也正符合太史慈的意愿。

梁旭跨上了他的私人座驾:加了避震的四轮小马车,太史慈、张三、赵风三人骑上马,就一同往县城方向而往。

太史慈感到他今年会碰到的怪事都集中在这一天里面了,先是梁旭还没见到自己就知道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是看到梁旭跟他的两个保镖竟然都是短头发的,只是出于礼貌,太史慈不好意思问他们为什么不跟大家一样地不留长发,最后就是梁旭才五岁的年纪,竟然就能自己驾驶马车,而且技巧还很娴熟。

太史慈想起自己五岁的时候,还只是和朋友们满大街地跑,玩捉迷躲的游戏。大家都是孩子,为什么梁旭会这么特别呢?怪不得皇甫将军想要栽培他。

路上,太史慈又再一次地、具体地给梁旭说了一遍皇甫嵩要征召他的事情。

梁旭听完,想都没想就答应。

这让太史慈有些意外。由于现在的士人都风行接到朝廷征召的时候,先是拒尽几次,以便抬高自己的名誉和身价。只有太史慈这种出身冷门的,为了家庭的生计,才会第一次就应召的,而且他们这种没有身份地位的冷门,都不会分到什么好的地位。像太史慈自己,只是一个小小吏员,连官都不是。

实在梁旭是不明确士族们的潜规矩,由于没人教他这些事情,他身边的人,除了父、母亲和两位叔叔是正儿八经的士族出身,其他的人,不是买官的,就是跟官府作对的,梁旭又怎么会接触到官场的条条框框呢?

进了县城,梁旭和太史慈约好明天上午在县城门口会合,一起往东莱,然后梁旭就和太史慈离别,往东平食品所在的方向过往了。

梁旭在自己的展子里,挑了几样保存时间比较长的食品和调味料,让店小二包好,还让人买了几袋米,外加几匹布,筹备用来收买太史慈的母亲。他对太史慈这员猛将是垂涎三尺。

筹备好了礼物,顾好了牛车装运,梁旭这才带着张三和赵风回小渔村。

回到小渔村以后,张平另外找来了自己的母亲、张晟、赵月儿,还有赵芸、赵范兄弟,当着所有人的面,发布了自己要往找皇甫嵩的决定。

张晟是坚决反对的,他认为张平留在大汉腹心肠带十分危险。

请各位书友支撑正版,请到qq浏览、出发点读书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撑作者,不胜感谢。

季楚儿蓝本对儿子的决定没有什么意见,她现在唯一可以依附的就剩自己儿子了,可一听张晟说危险,她也反对儿子的决定了。

张三是支撑张平的决定的,他没有任何理由,只是无条件地支撑自己少主而已。

赵风也是支撑张平的决定的,由于他不想一辈子都顶着个反贼的称号,这让他感到对不起祖宗。

赵月儿与她哥哥相反,她也坚决反对张平的决定,她跟张三一样,只是她无条件支撑的人不是张平,而是张晟。张晟反对,她就反对。

赵芸感到自己是外人,不方便发表意见。

赵范见哥哥不说话,他也没说话。

张平已经受够张晟了,总是爱好跟他唱反调,在张晟的眼里,他依旧还是个孩子。

所以最后张平没理会张晟的反对,他很独裁地说:“我现在不是要跟你们商量,而是通知你们我的决定。”

季楚儿本来也不是想要禁止儿子,只是畏惧儿子会碰到危险,现在听自己儿子说的这么坚决,也就没再反对了。她的丈夫已经往了,儿子是该早点长大了。

张晟见张平疏忽他的意见,正想跟张平争辩,张三急忙抱住张晟,直接就把张晟拽到院子里。

张三诚恳地对张晟说:“大哥,你还没注意到少主的变更吗?他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小孩子了,他有他的打算。”

张晟从张三的怀里摆脱出来,大声说到:“那他就可以不为教中打算了?”

张三大声喝止张晟:“注意影响!大哥!”

张晟被张三这一大喝,也觉悟了过来,别说里面坐着的赵芸、赵范还不知道张平的真实身份,小渔村的其他村民们也不明确张平的身份。

实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张家记 最新章节第256章 不是要跟你们商量,网址:https://www.555d.org/253_253788/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