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练兵大臣(1/2)
作品:《大清枭臣》更新时间:2012-09-19
甲午之后,中国败于日本,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民众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是为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京中各省举子不忿朝廷战败,自发而形成的。两年之后,何念祖入京,于东直门悍然屠杀十数读书士子,顿时惹起了京城中读书人的公愤。刚刚冷清没两年的都察院,如今又迎来了数百书生的上书。
好在今年朝廷没有开科考,京城里各省的举子不多,纵使如此,仍然汇集了不下六百之数,在短短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夫齐聚都察院。随行的百姓亦多达千人。
监生何俊荣、侯冰、举人林宏、黄悠然、击登闻鼓。上《请皇上诛纵兵为祸大奸何念祖折》。
何俊荣气概昂然,都察院堂官询问,此谁人主持上书。何俊荣答,实某一人。激于胸中浩然之气,不得不上折以闻,以干天听。
都察院堂官以壮士目之。亲自接过折子。之后好言相待,随后数百书生这才散去。
都察院上书之时,玉澜堂的召见请训还在娓娓的进行着。
且说光绪帝亲政,已是数年,这数年内丧师失地,一言难尽。光绪帝很是不乐,默念衰弱至此,非变法不可。只朝臣多是守旧,一般顽固的官员,恐怕朝廷变法,自己的官禄不能保住,因此多方阻挠,加上慈禧怕光绪借变法揽权,也是掣肘居多,致使光绪空有一腔抱负,始终不能施展。
恰在此时,何念祖在兰芳大展拳脚,令世界为之瞩目,也引起了光绪的注意。光绪破釜沉舟,谋求外援夺权,结果何念祖也不负所望,真的让光绪硬生生从慈禧那里收回了一部分权力。
手里有了权力,再加上何念祖的兵力支持,光绪自然又想起了变法。
变法变法,自然是要有人来实行的。原先光绪中意的是康有为,梁启超这些人,可何念祖把兰芳搞得风生水起的成就却让光绪眼前为之一亮。
光绪很重视何念祖在兰芳的治理,因此询问时问的最多的还是兰芳的一切,何念祖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光绪透露甲午之后朝廷丢城失地,心中痛苦万分后,何念祖马上告诉光绪,甲午战败并不可怕,只要能破除积习,因时变通,便是一个大的转机。何念祖陈述了改革军制、采取西法的重要性;按照兰芳统治模式,对朝廷用人、理财、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
何念祖无论对国际局势的分析,还是对改革方案的设想,都显得远见卓识,思路清晰、翔实具体。比起康有为的想法更切实可行。让光绪大为兴奋。
当光绪问何念祖变法应以哪项为先时,何念祖毫不犹豫的回答:“应以练兵为先!”
何念祖的回答让光绪非常满意,其实自从甲午之后,朝廷就打算组建一支现代化部队,让各大臣推荐人才。在李鸿藻、翁同龢、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人的联合举荐下,光绪帝下旨,任命袁世凯为新建陆军督办大臣。在小站编练了七千新式陆军。可结果何念祖一来,新式陆军的战斗力根本还没有来得及体现,就被袁世凯拉着新军投了何念祖了。
光绪对兰芳军与袁世凯编练的新军孰强孰弱并不太了解。不过细想起来,兰芳军能打败东洋人,袁世凯又畏惧兰芳军不敢交战而选择投靠,这也说明兰芳军的实力恐怕是要比朝廷编练的新军强的。
因此在光绪的眼中,何念祖练兵绝对是没的说的。心中对如何安排何念祖差事已经有了决算。
光绪今日似乎再没有了他一直以来操切急躁的情绪。又聊了许久,家长里短的问候一番,最后才道:“你其实是立了大功的,只是不好奖赏。不过朕也不能亏待了你。顺天府尹虽然不能担任了。可你有练兵的本事,打败东洋人就是最好的明证。朝廷里谁也反驳不得。这个练兵钦差大臣的差事非你莫属。”
何念祖一脸肃容的看着光绪,面上诚惶诚恐。
“朕对你的厚望你也应该知道。原本练兵大臣是荣禄的差事,非满人不可担当,你虽然是汉臣,可朕信得过你,愿意把性命托付给你。这练兵之事,你尽管放手去做,为朝廷,为朕练出一支可以打败列强的新军出来,省的列强老实欺负咱们,今天割一地,明天要咱们赔银子的。饷啊械的不用愁。朕这里都会给你们节省出来。”
何念祖装作感动装,一打马蹄袖行礼:“皇上天高地厚之恩,微臣粉身碎骨难报。只有练出一支强军,才能略微报效天恩一二。微臣无什么说的,只有尽力去做。为皇上练一支强军出来!”
光绪微笑,只是轻轻的嘱咐何念祖:“你马上就是要放差使的了,本来你是巡抚,从二品的官儿,朕也不亏待你,等这阵子风声过后,那些书生消气之后,朕再给你提一提,怎么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清枭臣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九章 练兵大臣,网址:https://www.555d.org/241_241000/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