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锦衣卫消息(2/4)
作品:《大明:这个武宗我当定了》年下来不仅仅吃好喝好了,而且还能轻松省下来五六十张条子。
这些可都是现如今应天府娶媳妇儿的硬通货。
也不是说彩礼什么的,这攒下来的条子,更多的代表的就是那人将日子过好的能力。
谁还不乐意过一过更为富庶的生活呢?
毕竟能生活在应天府,基础温饱是个人大致都能满足。
可再要往富庶里过日子,那就要实打实的本事了。
底层就是技能,中层说到底了也是技能,不过二者技能不同。
只要你肯求上进,底层也能抽空去深造、去学习那些中层的技能。
而若是那些心思一般的,也就只能在温饱线上混日子了。
只是中层所需要的技能太过繁杂,一般人还真就未必能够学齐全了。
当然,中层待遇也确实更好,更轻松。
这倒是没得说,可难度就是难度,要任何人都能做到,那中层也就不叫中层了。
只可惜的是,大多数脑子灵活的青年人,目光现在都还是停留在农户这个职业上,毕竟这也就是他们所能看到的极限了。
即便朱厚照将中层的待遇、生活公诸于众,九成九的底层百姓还是会直接视而不见。
就像他们知道,没有读书就肯定不能考取功名一样。
至于剩下的那百分之一,看到归看到,大多数还是只会一笑置之,真正能去为之努力的,还是少之又少。
所以朱厚照就把目光放在了下一代上。
只有基础思维还没有被彻底固化的孩子,才能从根本上去培养。
就像后世70-80代一样,等他们彻底体会到了那些先进物带来的好处后,他们就会清楚从军、读书究竟如何重要。
当然,要达成这一层,时间还很久。
再度回到政务厅的时候,王华则是正在教导那些民生政务人员如何处理事物,并没有来得及跟朱厚照多打招呼。
他如今事情也很多。
等这一批政务人员差不读及格了,他就要带着人手赶赴王守仁打下来的后方。
虽然有朱辅压后,但军中的人始终就是军中的人。
他们撑死了安抚地方一时,时间绝对长不了太多。
真正想要安抚地方百姓,还是得专业的人上才行。
这就是为什么别人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原因。
武力能够解决很多事情,但解决不了人心相关的一切,包括如何让百姓放心、如何让百姓信任……等等之类的。
暴力与和平沟通中间的差距太大。
而且更重要的是,暴力对外,那叫彰显正义。
暴力对内,那叫虐民,没有人能够承受得住天下俱敌。
因为等到整个天下都是敌人的时候,那他就只剩他自己一个人了。
对于这一点,朱厚照也不甚在意。
毕竟他也说过,正事重要。
坐回去之后,朱厚照就闭眼沉思了起来。
眼下应天府虽然看起来一切都在平稳过渡,可这里面难道就没有其它问题了么?
不!有!而且很大!
说到底南京、江浙三地,也只有应天府一个地方完成了完全军管,其余所有地方都还是处于半成品的模式。
虽然粮食没问题,但始终却无法完全军管。
原因就是出在了人手问题上,想要完全军管,首先就是得彻底摒弃掉原有的体系,让一批新阶级去替代旧有阶级。
可真正能引导出这新阶级的人,最差也得是完全经过思想教育的新军这个水准。
然后新军人手又不足以完全铺开。
真要完全铺下去,朱厚照手里就又没有多少直系的武力了。
这个问题几乎无解!
人手问题不解决,几乎完全无法实现新制度。
作为一方势力领头人,手上绝对不能没有直系的武力。
这是底线。
就算王守仁、张仑、朱辅等人再值得信任,那也还是有分道扬镳的可能,为了避免因为一个很小的基础认知就让手下一切分崩离析这件事的出现,他必须有一直直系武力。
这是有历史教训的!
“要么就只能加速军改了,直接将旧军进行整肃,然后以新军去掌控旧军……”
实在不行,就只能玩玩汉末西凉铁骑那种统兵办法了。
将军队打造成一个金字塔的构架。
战时以新军带旧军。
闲时新军教育旧军。
然后耳濡目染,再加上参谋思想教育。
虽然这样一来,新军的战斗力必然会有不小幅度的下降……
但这也是解决制度问题最能直达本质的办法了。
所以,选择战斗力还是选择继续加强完善制度……这就值得商榷了。
“头疼啊……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
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这个武宗我当定了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章 锦衣卫消息,网址:https://www.555d.org/217_21769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