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九章 为国尽忠,责无旁贷(2/3)
作品:《丝路龙船》用尽之后,元军恐怕也只能回师江南、荆湖诸路择地就粮。到那时,明年秋收之前,我大宋应是可以有一段休养生息的时机了。”
听完了张嘉义的话,石义坚似是意有所动,缓缓的回身面向他,脸上带着微笑,可嘴里却轻叹着说道:“嘉义,论军法谋略,操持军务,你一向心思缜密能力出众。方才你所分析的河源局势,也自有一番道理。只是你可曾想过,以伯颜之老谋深算,加上元军诸将多是征战多年经验丰富之辈,岂会顿兵城下,空耗粮草。蒙古人攻城掠地,向来兵锋暴烈、其势如火。如今河源城外,汇集的又多是蒙古人收扰的汉人军卒,真到了粮草吃紧之时,只怕在蒙古人根本不会顾惜他们的性命,必会强逼他们全力攻城。到时候,元军对河源城的攻势反而会更加疯狂。所以,若想力保河源城不失,逼迫元军粮尽而退。除了将希望寄托在河源城内守军的军心、士气和斗志上之外,咱们御林卫在韶关每多消耗元军一些兵力,多拖延元军一些时刻,多多少少总会减轻一点河源城的压力。“
听到这里,张嘉义赶忙接口道:“指挥使大人,咱们御林卫以一军之力,孤军坚守韶关十日,伤亡大半,军资军械消耗一空,已是尽了全力了。如今河源城内江老将军每日在城头抬棺督战,军心士气必不致有失。大人又何苦非要在韶关与元军死战呢?大人若是将性命轻抛在韶关城内,将来何人引领咱们御林卫将士重整旗鼓,再复河山啊!况且即使大人率亲卫营在城内死战,以数千步卒面对十数万元军,最多不过耽搁元军半日行程,于河源战事又能起到多大帮助呢?”
石义坚饶有深意的看了张嘉义一眼,这才语重心长的对着张嘉义沉声说道:“嘉义,你军务娴熟,谋略不俗,这些年来跟在我身边,军中日常操练和诸多杂事可说多赖你辛苦操持。论你的本事,莫说出任军中副使,便是独掌一军,亦是绰绰有余。你可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来,石某却从没向朝廷举荐过你,而且也甚少让你独掌一方战事。“
听到石义坚突然将话题转到自己身上,愣了一下后,张嘉义习惯性的正想开口自谦两句,可不等他开口,石义坚却紧接着毫不留情的将他的短处揭了出来。
“或许是因为心思缜密,谋略不凡,你行事总是过于谨慎圆滑,处处留有余地后路。这等行事风格,平日里自是显得处事周全,可真到了与敌军面对面厮杀定要分个你死我活的时候,你这样的性子,余地后路留的多了,拼死一搏的勇气就必定会弱上许多。前些日子你镇守湟溪关之时,若是没有那么多顾虑和心思,抱定拼死不退的决心和勇气,却也未必不能坚持到本官率军来援之时,唉…….”
石义坚的语气并不严厉,可是听着这些直指心性的责备,张嘉义又羞又愧,当即单膝跪下,向石义坚请罪。
看着伏地请罪的张嘉义,石义坚却一反常态,继续不依不饶的斥责道:“你要记住,咱们身为武将,衣食往行盔甲军械皆赖朝廷百姓供养,为的就是临敌之际,靠咱们这些武人保家卫国,拱卫社稷。身为军人,心中任何时候都不可缺了为国赴死的勇气和决心。你说河源城内有江老将军抬棺督战,应可无碍。可若是龙骧左卫、虎贲卫军将们也做此想,人人不肯拼死力战,个个想着保存实力以图来日,那我大宋凭什么可以在七十万元军面前,躲过这一劫?”
伏在地上的张嘉义心中越发羞愧难当之际,石义坚却突的压着嗓子厉声喝问道:“你们都是五尺高的堂堂汉子,国难当头处处心怀侥幸,却将所有的责任和希望都推到一位七十多岁的古稀老人身上,张嘉义,你心中可有惭愧,可知羞耻?“
被激起了心中血性之后,张嘉义脸上通红,仰头说道:“指挥使,属下知道错了!你别说了,明日属下必会追随大人与元军死战到底,若再后退半步,不用大人责罚,属下自会提头来见。“
听完了张嘉义的表态,石义坚这才上前一步,伸手扶起他,沉声说道:“好了,嘉义,明日你与国才领军后撤,这韶关城中阻敌之事,有本官来做就够了。石某今日如此告诫于你,非是要你明日与敌死战,而是告诉你,将来统领咱们御林卫时,你还需要有什么改进啊!“
明白了石义坚的良苦用心,张嘉义双眼通红,想开口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什么也说不出来,眼角终于控制不住的流出了两行压抑、伤心、不甘又不舍的泪水。
见张嘉义已经明白了自己交托给他的重任,下定决心之后,石义坚反倒觉的身上一轻,胸中陡然生出了对明日大战的渴望。
“好了,你和国才也不必为我伤怀。想我洛阳石氏,自先祖威武郡王(宋开国功臣之首石守信)拥太祖手创大宋基业,得太祖恩赐,功名富贵一时无俩。自太祖以降,历朝天子,念及先祖余荫,对我石氏荣恩不绝。大宋国朝三百二十余年,石氏子孙二十余代,享了朝廷多少恩典,得了多少朝廷俸禄。自太祖开国至今,皇家计有七位公主下嫁石家。我石氏之女,册封为后者三人,入宫为妃者更是不知凡几。天家如此荣宠,身为石氏子孙,时值大宋社稷危亡之际,我石义坚为国尽忠,责无旁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丝路龙船 最新章节二百三十九章 为国尽忠,责无旁贷,网址:https://www.555d.org/197_19748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