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野战与守备部队(2/3)

作品:《明末大枭雄

袭过去,而是稍稍做了一定改进。

按照构想,将国民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野战军,一部分为地方守备部队。

野战军担负战略战役机动作战,作为国民军主力以进行东征北伐,通过内线、外线相结合方式消灭满清及其汉奸部队。

地方守备部队主要是驻守地方,专门驻守军事要地的部队,在地方民壮协助下主要担负海岛、要塞或特定重要城市的设防和守卫等任务,或者为野战军前方作战提供后勤保障支援。

守备部队一般不会出府,出省作战,主要担任地方守备部队,若是遇到鞑子大规模入侵或者地方土司叛乱的时候,在归各级地方官府统御的三班六房(皂班主要负责站堂门卫,壮班主要负责呵道,传案,催科,快班主要负责步快,快班主要负责马快,传递公文,缉捕)协助下守备地方,配合野战军剿灭叛乱土司与入寇鞑子。

如此野战军将士待遇不变,除了正常吃喝之外,伙夫、学兵支付6钱银子,列兵到一等兵支付8到一两2钱银子。

而地方守备部队一般驻防地方负责后方守备,比起野战军待遇就相差甚多,除了如朱元璋时期每人发放1石粮食之外,还额外发1钱银子以补充家用。

除此之外,不论参加野战军还是地方守备部队的家庭,都可以免除一个人的丁赋,以提高军人待遇,照顾军人家属。

听到如此高的待遇,众人感到不可理解,广西巡抚徐天佑劝谏道:“王爷,这,这广西地方偏僻,民众颇为穷苦,再加上地处边地,地方土司众多,过去有大大小小卫所达20余个,驻军超过十余万人,王爷准备招揽多少地方守备部队呢?”

李定国看了看众人道:“各位,当时大明初立很多土人对大明政权颇为抵触,如此卫所甚多。

大家都知道自嘉靖年间以后一个百户所真正能战的不过20余人,其他的亦农亦兵,上了战场最多能够摇旗呐喊而已。

现在虽然洪承畴、祖泽润率重兵驻防湖广,尚可喜、耿继茂率重兵驻防广东,但遭到云贵的孙可望,福建的郑成功牵制,到时候我等东征北伐的时候最多出兵骚扰迫使我主力退兵,为了力保后方不失本王也会留下两到三个野战旅驻防后方震慑鞑子。

如此看来,可以重新调整地方防务,全省招揽一万地方守备部队足矣。”

一万五千守备部队,对其他省份来说或者非常之多,徐天佑、吴德操等人站在本位角度来看感觉太少了,过去广西可是有二十多个卫,兵册上可足足有十万大军,现在只有一万的守备名额,广西地方官员多抱怨守备兵马太少。

徐天佑更是显得颇为激动,当时在逼死孔有德之后李定国率兵北上湖广,北上主力虽然斩杀满清亲王尼堪取得衡阳大捷,但广西兵马太少,尚可喜命令退守梧州的綫国安、李茹春、马雄率部反攻,如此相继失掉浔州府、桂林府、南宁府等军事、政治、经济重镇。

看徐天佑、吴德操完全站在本位角度上考虑问题,没等李定国发火,王府参政刘远生、金维新就一一出面反驳。

过去大明广西名义上卫所兵马是十万余万人,但大多数都是从事屯耕的军户,真正能够上阵杀敌的最多两万余人而已。

而王爷承诺无论东征还是北伐,都会留下两到三个野战旅驻防关键要点防备清军反击,即便是三个乙种旅,就有一万两千余人,再加上地方守备部队,更是超过两万余人,如此真正可堪一战的人马并不比过去少。

更为重要的是内线作战,清军攻打城市的时候还可以将三班衙役编入军中,还可以在地方临时招募壮丁,这些临时招募兵马虽然不堪野战,但应该还是能够守卫城墙吧。

如此观之,再引入地方守备兵马之后,在国民军主力出征之后,地方实力根本没有怎么削弱。

徐天佑、吴德操等人只是担心主力出征之后如上次那样为清军所趁,现在看李定国意思非常明确,细细思考也感到所言不虚,如此也没有说什么了。

见大家取得共识之后,当即发布命令,将国民军分为地方守备部队与野战部队。

上次在梧州的时候已经对各部进行整编,如此野战部队番号不变,还是保持13个野战旅1个骑兵旅2个水军旅的规模,满编兵力在6万5千,实际兵力不到5万。

在将来国民军地盘扩大之后,各省将包括驻省野战部队,地方守备部队。

按照大明过去模式,未来各省将委任一名都指挥使,通过两个都指挥副使分别统辖当地的地方守备部队,驻省野战部队。

在各府、各直隶州则委任相应的指挥使,以管理地方守备部队,以及为当地驻防野战部队提供后勤保障支援。

为了增加野战部队的荣誉感,增强地方守备部队的战斗力,战功卓著将领可授予其后代世袭地方守备将领。

老弱伤残的野战军官,或立下战功的野战将士,可以转为地方守备军官与将士。

废除将士终身服役制度,规定地方守备的普通将士服役年限为30岁,野战部队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大枭雄 最新章节第113章 野战与守备部队,网址:https://www.555d.org/193_19387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