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1/2)

作品:《穿越之我有一家小饭馆

根据列宁的物质概念,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大理论意义。

二材料题:

下面的材料:

下面是中国古代哲学老子的一些材料:

材料1:

老子提出阴阳,有无、大、前后、强弱、静躁、生死、存亡、兴废、美丑、善恶、攻守、治乱、古今、难易等一系列的矛盾概念。他还:“反者道之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材料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难事,比作于易,下大事,比作于细”。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a、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原理,分析材料1材料2各自的哲学含义。

b、根据材料1材料2各自内容评介中国哲学家扑素辩证法思想的内涵及指导意义。

三材料题:

下面的材料:

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请皇室人员前来游览一番。一位皇室人员在禅园里走了一遍:“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他一边赞叹一边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建筑师听完,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他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建筑师恭敬地回答:“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万绿丛中的一朵奇葩,竟然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绿色丛林里的和谐。摘自2004年报刊文摘美文精选原载2月13日现代女报作者农先安更新最快 电脑端: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建筑师“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2、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

四材料题:

下面的材料:

一家在不同城市拥有几十家连锁超市的大型销售企业,欲在n市某区附近设立新店,于是决定公开招聘销售部主任。招聘启事一公布,应者如云。通过几轮选拔,候选人只剩下10人。最后一轮考试,公司的考题是:在3时间内调查清楚区的购买力情况,时间段、信息准确者受聘。求职者的调查方法五花八门,有的采取抽样调查法,有待采取电话调查法,有的采取直接询问进出区住户的方法,而最早完成调查仅用4时并最后被任命为销售部主任的应聘者,虽然用时短但结论与其他人基本一致。这位应聘成功者在阐述自己的方法时:我没有接触区的任何一个人,只是对区里的所有垃圾箱进行了查看,根据垃圾的数量、包装、品种,从而得出这个区总体消费水平的大致数字。摘编自2007年3月12日扬子晚报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位成功应聘者调查方法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2、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其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五材料题:

材料1: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摘自孟子尽心下

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材料2:

梁启超:“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胡适: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胡适论学近着第一集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原理回答下面的问题:

1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提示:材料1观点为民本史观,材料2观点为英雄史观,材料3观点为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

六材料题:

下面的材料:

以下是作家丁玲曾经谈到自己对成仿吾的认识经过:

在未谋面之前,丁玲对成仿吾做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

后来,当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之我有一家小饭馆 最新章节第364章,网址:https://www.555d.org/187_18790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