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 随记(2/5)
作品:《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虑一下,过两天我再回复你们如何?’
那几家使者以为宁公开始服软,于是高高兴兴地走了。
接下来,就是池非先生的所思所想,你们要继续听吗?”
“废话,当然要听了。别卖关子了,快说。”
“就是啊,老是吊我们胃口,赶紧说吧。”
“好,那我就读一下,你们认真听好。这当中的‘我’,就是池非先生本人,都听好了。”
说书先生开始压低声线装作年轻人的声音慢慢读道:“在屏风后面听完那四家使者所说的话后,我心里极为愤怒。
想不到世间竟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明明造孽的是他们,却打着不想惊扰百姓的名头,来极力阻止朝廷丈量土地、清查隐户,实在可恨。
我相信岳父大人肯定也跟我一样,对这些人的无耻嘴脸恨之入骨。
果然,在那几个使者走后,岳父大人暴跳如雷,一手将桌上的物件扫到地上,然后怒声斥道:‘一群蛀虫,竟敢有脸威胁老子。
老子不发威,还真当我是病夫不成!
好,既然这些蛀虫不知好歹,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
阿真,你立刻通告全军做好准备。明天一早,我们就对宛州发起进攻。
等拿下宛州后,老子要把这些害国害民的地方蛀虫一扫而空。’
我当场答应下来,但下去以后并没有按他的话去做。
因为我只是一个无职无权的随军幕僚,哪里有权去对其他将领下令。
但岳父大人正在气头上,我也不敢直接抗令,只能等他气消后再请他重新下令。
以上就是宛州城开战之前所发生的事,下期《求真报》池某会继续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陈述出来。至于信与不信,那就任凭各位看官自行判断了。
《求真报》已在新京开馆,正式营业。
池某受馆主所托,会暂时在报上发表文章,揭露真相。
若无变故,下期《求真报》将于五天后上市,请各位看官多指教。
一别数年,能够重新在报纸上撰文,实乃池某之幸,多谢各位捧场。
这就是全文了,接下来没有了。
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就要等几天后新一期《求真报》上市了。”
说书先生说完,把手里的《求真报》小心翼翼地拆起来收好。
一众百姓听众听完,全都意犹未尽地留在原地三三两两地热烈讨论起来,聊得十分起劲。
这篇刊登在《求真报》上的《东行随记》实在太有意思,比许多话本还有意思。
整篇杂记全都以“我”这个第一视角地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还有池非先生本人的所思所想。
通篇下来完全没有任何之乎者也的拗口文言文,只有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人觉得既亲切又好懂。
尤其是写了很多与事情有关的细节和人物对白,条理通顺、合理合理,让人在听的时候有种亲临其境的感觉。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篇《东行随记》并非虚构出来的话本故事,而是真实发生在镇国公宁志远身边的真人真事。
至于池非先生为什么会知道这么多事?
其实这个问题只要稍稍一想就能想明白了。
池非先生的妻子正是镇国公府的二小姐,池非先生作为镇国公府的亲女婿,宁公会把他带在身边一起出征也就不足为奇了。
池非先生本人的身份,再加上整篇杂记充满了各种细节的描写,这两个因素极大地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性
对于许多想了解真相的人来说,这篇杂记实在太有参考价值了。
一时间,这篇只写了开头的《东行随记》,成了人们了解事情真相的重要依据。
许多人都在等下期《求真报》的出现,好继续了解接下来所发生的事。
虽然刚刚才经历过瘟疫和战乱的江南百姓大多都不愿花十几文钱买一份《求真报》,但他们却并不担心会看不到上面的内容。
因为到处都有说书先生以《求真报》的报道为宣讲内容,来吸引百姓前来听讲。
只要随便花个一两文钱打赏费,就能听这些说书先生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远比花钱买一份报纸要划算多了。
拜这些说书先生所赐,这期《求真报》所传播的范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远、都要广。
不仅在江南各省四处流传,而且还开始往北方及江东那边扩散。
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有如此规模的传播力度,自然不是平白无故的,而是有人在背后大力推广的结果。
而这个人,正是写出《东行随记》这篇杂记的池非本人。
他利用手中的人和资源推波助澜,把《求真报》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直至人人皆知为止。
池非之所以要这样做,那是因为他要跟那些有意到处造谣、抹黑宁家的江南世族打一场真正的舆论战。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最新章节392 随记,网址:https://www.555d.org/175_17582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