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扬州十日(上)(2/2)
作品:《我是大军阀》前试制成功的短统枪,手上则是握着自己最趁手的亮银枪。还有二十天就满十八岁的赵让身高已经长到一米八五,在这个时代可谓长人,俊美的容貌掩盖不住一丝铁血军人的味道(参加军队训练积累的),以及那股身为上位者的傲气和霸气。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王八之气”吧!
三百名亲卫基本还是四年前的老班底,当然整体实力在军事化的训练以及互相切磋中有了极大的提高,每一个人都有单挑五名火山士的实力。由于王索、张含之、大凶等十多名赵让手底下的老人从军去了,楚风和楚云以及已经归顺的龙清秋去负责江湖事务,所以现在的亲卫首领是一代大侠,武功在这天下可入三甲并且以及对赵让死心塌地效忠的艾明欧。这三百人成一个菱形阵形,把赵让拱卫其中,他们个个神色肃然,杀气内敛,外表上看不出厉害,但一旦发动起来,就是一股可以冲锋陷阵无可匹敌的可怕力量。
在他们后面是五千火山士,赵让定下的五千之数就是极限,再不扩充,只有当人数少于三千人时才会再次补充。他们在这四年来丝毫没有懈怠,因为火山士已经被视为宋朝第一军,能够进入火山士无一不是以一当百的精英,除了军饷极为优厚外,他们也并不像以前朝代那些所谓的强军只负责皇帝的安全,而是经常出去到前线打小规模战役,在血和火中真正的达到“不动如山,侵袭似火”的境界,而不是类似仪仗的无用之物。只这五千人,赵让有信心可以在十万蒙古大军中来去自如。
八万禁军,两万前军,四万中军,两万后军,均是接受过训练并且大部分有作战经验的精兵。两万前军多为轻骑兵,适合在遇敌后就地对敌军进行攻击,而中军全部是重步兵和远程攻击的士兵,适合结阵对付敌人的骑兵,而后军有五千辎重兵,其余一万五千人里有七千火炮兵和八千轻骑,既负责运输辎重、炮等物品,又可在敌人袭击后军时展开反击。这个阵形,是兵部那些有着无数戎马经验并且接受过赵让的新式军事教育的官员们经过无数次推演和实战演习后确定的宋军基本出战队型,当然,在所有宋军军官必读的小册子里,也要求他们不必拘泥于这个阵型,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变阵。
八万五千多人顺着赵让前年要求工部招募民工铺设的一条新官道以半个时辰急行军半个时辰缓行的频率行进。这条官道的设计者就是赵让本人,当初有个这个想法,就是为了随时可以带兵去突击到江淮一带,抢一个先手,打破敌人可能对江浙地区乃至京城可能的进攻。毕竟,现在虽然宋朝进行了军队改制,但是长江防线的三分之二兵力都布置在中游,也就是襄阳一带,下游这边除了李庭芝的江浙联军外没有什么多余的军队,所以赵让早就摈弃了让四十万禁军死守京城的垃圾战略,把其中十五万安排在京城和襄阳之间的地带,一边进行轮换训练一边警戒蒙古军队突破长江水军进行这一地带,而剩下的部队除了十万人防守京城外,其他十五万被补充进京城周围的一些据点,构建坚固的防御圈,免得京城直接面对敌军。赵让这次抽调的八万人,其中三万来自这十五万布置在京城周围的禁军,剩下五万则是留守的部队,这也是最合适的人数。
当这只赵让亲自带领的队伍经过数天的行军来到扬州时,赵让派了斥候去通知李庭芝,而自己却带着部队悄悄的潜入了山中,那里有赵让处心积虑,在这几年来拿内府的钱建设的山地军营。这种军营表面上是山村,里面的居民都是军人,只这一带的军营,可以容纳十万人。
...
本章已完成! 我是大军阀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九章 扬州十日(上),网址:https://www.555d.org/173_17330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