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结语》(2/4)

作品:《我在上海那三年

妈妈就害羞的跑回家,生怕乡亲邻里看见”。

我嘿嘿一笑:“看不出来嘛,老爸您还挺浪漫的”,那后来呢?老爸捻灭了手中的香烟继续说道:“后来你老爸就成了他们家的苦力,经常被你外公拉过去干活,想想那时候的日子苦啊,和你妈妈结婚那天,就是一辆自行车,一台破旧的缝纫机作为嫁妆”。看得出老爸眼里闪烁出一丝伤感。

凌峰见状赶紧转移话题问:“那您和我妈妈谁追的谁”。

父亲笑了笑,幽默地说道“当然是你妈妈追的我,你外公给她介绍对象,他就盯着我不放,谁让你老爸这么帅呢”。

哈哈哈……..

凌峰不禁大笑起来,在一旁织毛衣的老妈听到这话不乐意了,骂道“你这死老头子,明明是你缠着我不放,三天两头往我家跑”。

听完老妈的话,我和老爸都哈哈大笑起来……

是啊!父辈的婚姻大多数是媒妁之言,可能他们并不能深层次的理解什么是爱情,但却能相守一生!在中国的传统意识里,婚姻是应该从一而终的。父辈由于观念的原因大多不喜欢把爱挂在嘴边,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不表达,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他们的爱虽然是含蓄的、矜持的,却会相互扶持,携手走完一辈子!

凌峰不禁想到身边很多年轻的朋友们,他们越来越不想去结婚,惧怕结婚。难道真是为了房子、车子的物质条件吗?

并不完全是。

之前看到过网上一个小调查:“你为什么不谈恋爱,不结婚”。得票最高的是“我也想啊,只是遇不到合适的人”。

是啊,合适的人,确实很难,这不仅需要缘分,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

凌峰也认真的思考了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是“并不是不想结婚,也不是婚姻不重要,恰恰是因为婚姻对我们来说太重要”。所以很多人选择晚婚,甚至拒绝相亲,而我们觉得,在没有合适的人出现之前,等一等。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婚姻的尊重!

当适合自己的人出现了,多磨合、多用细节去考量爱情,这才是对双方的负责。没有笃定的把握,对感情没有足够的信任,就结婚,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他始终觉得,晚婚并不是就有多大问题。当然,对于不结婚的人来说,也认同。对于晚婚的人来说,我想说的是,如果真的没有遇见那个能足够让你安心的人,宁可保持单身,好好的爱自己,也总好过匆匆结婚带来的悲剧强的多。

所以,请相信爱情,相信那个陪你一生的人,终究会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因为,总有一种相遇,是值得你等待!

当你坐在这里,读着这些文字,我相信绝非巧合,如果他们触动了你,说明有你经历过的影子,哪怕是一瞬间,也让我足以满足。

朋友看了我写的文章,说写的太正,你应该去迎合读者的口味,写他们喜欢看的。也许从某种层面,他说的对,但我并不认同,其实写这篇小说的初衷只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也是对自己过去的人生经历一个总结。并没有想着要大火,我也知道这种题材火不了。

我只想用一个真实且有温度的心态去记录过去的经历,希望能给有相同经历的你一个共鸣。

在这里,也衷心感谢读者们的支持,是你们给了我创作下去的勇气。还记得凌峰在写和郭彬雨的故事时,经常会产生错觉,刚开始回忆是模糊的,当听到那首熟悉的旋律时,郭彬雨的形象愈加清晰。

也许你和我有同样的经历,经常会因为一首歌,而想起一个人。你有没有听到一首歌就会陷入沉思,或者是莫名的流泪。

那是你内心不敢触及却又时常想起的回忆,纵然你有万千不舍,但还是说服自己生活要继续。可是,生活从来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停止。

过去了终究过去了,就算心碎了也完美。时间是最好的解药,那些曾经认为的永恒,都随风消逝的很远,很远......

在错误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在对的时间遇上错误的人。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哪怕曾经的歇斯底里、海誓山盟。最终受伤的还是陷入最深的那个人,回忆是场孤独的重逢,而这些回忆却能让我们抵抗这个世界的孤独。有时候,我们放不下的不是那段回忆,而是自己的心。

如今十年过去了,凌峰也不知道郭彬雨过的怎么样,也许早已为人母,也许有一个属于自己幸福的小家庭。但无论怎样,凌峰还是不后悔和郭彬雨的感情。他只希望她能过的开心、快乐就够了。

这些年,凌峰也越来越沉默了,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让他变得愈发成熟,听过这么一句话,沉默,是一个人最大的哭声。

当我们看着身边的人和事,选择沉默的时候,不是因为懦弱,不是因为妥协,而是你看淡了很多事,看轻了很多人。你变得越来越成熟了,而这种沉默,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上海那三年 最新章节第四十九章 《结语》,网址:https://www.555d.org/164_1648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