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节(2/4)
作品:《三国》然一声轰响,说时迟那时快,小路两旁的断崖似乎一同颤抖起来,几块大得惊人的岩石从天而降,魏军的大批士兵与马匹还未来得及发出哀号,便被压扁在石下。抬眼一看,狭窄的山谷出口也已被累累巨石完全封死。
魏军尚未回过神来,紧随着巨石之后,四周山上又飞来雨点般的火矢,转眼之间,葫芦谷中燃起了一团团熊熊烈火。司马懿与魏军将士正骑着马在谷中乱窜,又是一阵地动山摇的巨响,蜀军引燃了地雷,堆积的枯柴与树木野草尽被点燃,葫芦谷中成了一片火海。
烈火熊熊加之无路可逃,魏军被烧死过半,在火海中狂奔的战马也踩死了众多士兵,谷底腾起火焰浓烟,伴随着哀号惨叫声直向空中冲去。
却说魏延将司马懿父子引进葫芦谷,见魏军被烧得呜呼哀哉,不觉高兴地对手下士兵喊道:“大功告成现在该撤退了。”
他满心欢喜地向谷口跑去,哪知葫芦谷口已被巨石封住,他自己也无路可走了。
“怎么回事我尚未发出脱身的信号,为何便早早封住了谷口”
魏延心中着慌起来,自己的盔甲已经着火,部下也一个个倒在烈火之中。他怒发冲冠,咬牙切齿地愤愤骂道:“孔明你这个畜生你平日对我怀恨在心,居然设计要将我与司马懿一同除掉。我今日纵然丧生于此,也死不甘心”
此时的葫芦谷中热气蒸人,尚能叫喊的活人已越来越少,司马懿躲在一处堑壕中,紧抱着两个儿子失声叹道:“啊没想到我们三人竟然在此地死于非命”
然而,或许是司马懿父子运势正盛,命不该绝,恰在此时,一阵骤雨自空中沛然而下,转眼之间,葫芦谷中的大火便被压了下去。蒙蒙黑烟升腾起来,待到狂风吹过,眼看各处的火苗又有了复燃之势,没想到又是一阵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将死灰复燃的火苗彻底扑灭。
“父亲父亲”
“啊昭儿,师儿,我们是在做梦吗”
“不是做梦,是上苍在佑护我们,我们还活着”
“太好了我们得救了”
司马懿父子三人爬出堑壕,东奔西撞,最后竟幸运地从葫芦谷这块死亡之地走了出来。
马岱领着一小队蜀兵发现了他们,他看到了这三个抱头鼠窜的狼狈之人,却并未想到会是司马懿父子。追了一阵,远远望到一队魏军迎面而来,马岱于是停止追击,收兵回营,因为他不愿为了区区三个逃兵大动干戈。司马懿父子总算捡回了自己的性命,在迎上前来的魏军中,他们见到了赶来的张虎、乐綝。
司马懿父子与张虎、乐綝一同赶回渭水大营,却发现此处也发生了异变,大营东侧的一处阵地已被蜀军占领,魏将郭淮、孙礼为了击退蜀军,正与蜀兵在反复争夺浮桥。
蜀军见到司马懿所在的那支人马自另一方向开来,担心受到两面夹击,立即远远地撤回到了渭水南岸。
司马懿下令:“把浮桥烧掉,切断敌军进攻的通路”
魏兵立即烧毁了这条两军通常交战的必经之路。所幸渭水上的其他几处还有相同的浮桥,进攻祁山的人马收兵回营时尚不致无法渡河。
无独有偶,从祁山回营的各路人马也是溃不成军,魏军大营不得不通宵点燃篝火,好将散兵与伤员收拢于渭水北岸。
司马懿担心孔明会乘虚从渭水下游偷渡,迂回到背后袭击大本营,当天又调动大批士兵前去加固营后防守。
魏军此次又被孔明请君入瓮,一天下来,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遭到了蜀魏两军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打击。蜀军虽然战果辉煌,但却有一人在黯然落泪,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朝放走长蛇,他日又能如之奈何”
这无限感伤之人正是孔明。他煞费苦心,设下一举歼灭司马懿父子的万全之计,却被一场出人意料的大雨从天而降,瞬间扑灭了葫芦谷中的烈火,使他多日的苦心一夕化为泡影,这叫他怎能不仰天长叹孔明纵然足智多谋,但天公不作美,他也只能独自落泪,将无限的遗憾埋在心里。
七十八巾帼素衣
杰出的统帅一旦错失绝好战机,其心中的痛惜是常人无法知晓的。
蜀军营中一片欢腾,上下均在对表面上的大胜庆贺,独有孔明心中郁积着无法释怀的遗憾。
自他率领大军暂时移阵渭南之后,营中就频频有一种令人感到不安的气氛。
孔明询问左右营中何以时有骚动,部下答道:“不知因何缘故,魏延整日都在怒气冲冲,寻衅滋事。”
孔明遂将魏延唤来问道:“有人说你屡屡口出怨言,不知你心中有何不平”
魏延一听,怒目直视着孔明说道:“这话丞相该问问自己才是。”
“什么你此言何意”
“既然丞相要问,末将也就直言不讳了。”
“你但说无妨。”
“将司马懿引进葫芦谷中,可是丞相下的命令”
“当然是我命令你的。”
“当时若非上天有眼,大降甘霖,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 最新章节第186节,网址:https://www.555d.org/164_16464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