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窗户打开了,难免进来苍蝇(2/3)
作品:《骑马与砍杀之三国纵横》,自然也要取得令人振奋的效果。
哪知,是不是有令人振奋的效果,且还说不好,但这一份惊喜却是足足的。
站在庆生楼上的他,自然将楼下宋先生那一幕看的清清楚楚,对宋先生的种种想法,自然也是洞彻了然。
这,真是,丢人啊!
一瞬间,刘基都有种颜面泪奔的感觉。
诸葛瑾轻轻挥舞手中的折扇,小心的打量了一番刘基的表情,轻声叹道:“主公,你看到了吧。
此人也算是粗通文墨。按照主公您这才的要求,像这种人,最少也要安排一军粮草文书。
从能力上讲。他是合格的,但如此心性,你觉得他胜任这个职位吗?这就是寒门子弟啊。
我知道您看不惯世家子弟的做派。觉得世家子弟只顾一家私利,损公肥私,但寒门子弟又能好多少呢?
当然,我承认,寒门子弟中也是有着胸怀大志中之人的。但是世家子弟中,还何尝少了那些品性高洁。为国不计利益得失之人?
而且,您不得不承认,世家自已因为出身的原因,在品性。坚守上,是要远远高于寒门子弟的。
我觉得这招贤令的事,您还是应该更加慎重些。”
对于刘基的招贤令,诸葛瑾其实一直都是持保守意见的,无他,作为士族出身的一份子,他对这份招贤令有着本能的排斥。
只是因为刘基的坚持,他也只能同意。当然,必须承认。这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刘基决定利用寒门子弟的实力,对抗即将到来的白鹿学院势力。确实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诸葛瑾虽然出身琅邪诸葛家,但既然作为谋士投靠了刘基。那他就会将刘基的利益摆在首位,这也算是这个时期,所有谋士的一个特性。
如果不是这个特性,诸侯又岂敢用他们?
当然,这种特性。仅限于诸葛瑾这种脱离家族,以个人身份投靠主公的谋士。
那些连同家族一统投靠的谋士。却又是不同了,他们会将首位,放在自己的家族身上,主公的安排是次要的。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是带着整个家族投靠的嘛,那自然要对自己的家族负责了。这种谋士,与其说是投靠,还不如说是以家族身份,与主公势力做联盟。
双方互惠互利,倒也反说那种更受欢迎。
如果非要区分一下,那就是小诸侯更喜欢连同家族一同偷看的谋士,因为这样他就可以借助谋士家族的势力,飞速发展。
而相对而言,那些大诸侯,便喜欢脱离了家族的,仅以个人身份投靠的谋士了。
很简单,对于大诸侯而言,谋士家族那些势力,其实根本给不了他什么帮助,相对而言,他更需要值得信任的谋士。
刚才扯远了,继续扯回来,既然诸葛瑾是那种脱离的家族,只身投靠刘基的谋士,那自然是以刘基为主,所以,才没有坚决的反对刘基的这条建议。
而今天,他会跟刘基一同来这里,也是为了看一看,这个招贤榜的真实作用。
没想到,这招贤榜前发生的事,实在是给了他一个惊喜。
心中百感交集,不由说出刚才那番话。
“来人,去刺史府,刚才那个姓宋的文士,不录用!”
刘基冷冷的说道。
“遵命!”
一个士兵出现应道,随即便狂奔而去。
“那发往各地的榜文……”
诸葛瑾连忙问道。
“不变,依旧发往各县。”刘基淡淡的说。
“这……”诸葛瑾脸色微微一变,随即道,“主公,属下觉得,最少您应该将招贤榜中,那不计品性四个字去掉,如此一来,属下相信,定能好上很多。”
刘基猛然回头,眼睛死死的盯着,诸葛瑾看了片刻,看的诸葛瑾心中一阵阵发毛。知道诸葛瑾身躯已经微微有些颤抖的时候。
刘基才终于扭过头去,平静却又坚决的道:“不,就按原来的榜文,一字不改,就这么发下去!”
刘基不是不知道一个人品性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品性,决定了他的动作,一个品性恶略的人,放到他的势力中,能力越大,损害便越大。
但他别无选择,因为品性除非是亲自接触,否则你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品性怎么样呢?
听市井考评?
别看玩笑了,汉朝施行的举孝廉制度,其中有一项,便是考察品性。
但事实上,所谓的考察品性,也无非就是听听那些名士们对他的评价。
可名士的评价就是公允的吗?
未必!
只是只要看看,那些孝廉们,绝大多数都是世家子弟就可以知道,名士们的评判本身就有着极大的不公平性。
名士们都是出身世家,他们在评判的时候,自然会倾向于世家,这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
而且,即便是稍有的几个出身寒门的子弟,只要是能够得到名士们好评的,必然是与世家大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骑马与砍杀之三国纵横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二章窗户打开了,难免进来苍蝇,网址:https://www.555d.org/150_150980/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