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知音(4/5)
作品:《何处始终》去找吃的。”
孟伯一走,我们集体瘫倒在地。我伸手拍了拍身旁的三哥,“孟伯是接了组织任务考验我们的吧!”
三哥伸手够了够老大:“我们这次够打一百分了吧?”
老大踢了下二哥:“八十分以上总是可以想想吧?”
二哥悲叹了一声:“我比较在乎我们一会到底吃什么!”
我们刚放回原位的心不由得一紧。可想想已然瘫软无力的四肢,还是选择闭了眼随孟伯处置吧!
歇了好一会,估摸着孟伯快回来了。老大爬起来向树林深处走去,“我去捡柴火。你们也快起来吧。不然孟伯要收拾人了。”
我们懒洋洋的嗯了一声,依然在地上挺尸。只有大哥起身去帮老大捡树枝。
等孟伯回来时,老大和大哥、二哥已然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我们五个也开始慢慢复活。
孟伯满意道:“毕竟是年轻人,恢复得挺快!”
我将孟伯手里的野兔接过来问:“孟伯,这次我们打多少分啊?”
孟伯哈哈一笑:“就你丫头聪明!介于你们刚才没人摔下来,我决定让你们拿个满分!”
※※※※※※
走在这剑门蜀道上,真切的感受到了人和自然的力量。直插入云霄的峭壁上,竟能搭成这长长的栈道!如今我们脚下这条栈道,正是当初诸葛孔明先生命人修建的“阁道”,后称“剑阁道”。在冷兵器时代,到底凭借着怎样一种信念,才能在这悬崖峭壁上留下人类的智慧?
立于山顶,胸中忽的豪气万千。骄傲于祖先杰作也好,钦佩于人类力量也罢。置身于群山之中,俯瞰脚下云海。脑中回荡着李白的《蜀道难》,不觉开口沉声吟道:“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三哥接道:“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因三哥嗓音素来低沉,此时不免令此诗更添豪气。
二哥喝了声好,接道:“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躔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吟完一抬手,指向老大。
老大也不客气,扬声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好!好一个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寒诺抚掌喝彩,“今日寒诺与诸位同游,能听到如此好诗,真是三生有幸!不知此诗是何人所作?真想与他痛饮几杯。”
我们几个愣了一愣,着实疏忽了!玚朝时李白这位诗仙还不知在哪里晃荡呢!可我们也不能冒用了他老人家的名讳。只得真假参半:“此人名叫李白,论作诗喝酒,他都是”我竖起了两个大拇指,“可先生想与他喝酒,那就没有办法了。此人云游四方,我们都是偶然遇上。至于今生能不能再相见,就要看缘分了。”
寒诺轻叹表示遗憾,“如此高人,我竟是没有机会见他一面。此生一大憾事。”
孟伯笑道:“缘分之事,不能强求!他的诗好,你的琴也不差。这么好的景致,抚一曲如何?”
孟伯到是会享受。
寒诺的琴犹如我们的剑,时刻不离身。他微微一笑表示同意,便盘膝而坐。双手将古琴取出,缓缓放于膝上。轻抚了抚琴弦闭上了双眼。
我们皆静立于寒诺身旁,耐心等待。
随着一阵山风突起,琴音划破了寂静。缓慢而有力,一声高过一声。寒诺巧妙的运用了山谷中的回音。第一个音符于岩壁处返回时,第二个音符将将响起。两个音符在山谷中央碰撞,更显洪亮!山风减弱,琴声亦渐缓。随着被唤醒的雀鸣,琴声变得欢快。我仿佛看见琴声幻化成了乐队的指挥,牵引着山中鸟雀与为之合奏。一时间竟有百鸟朝凤的气势。鸣唱间高潮迭起,眼见将要达到顶峰。曲风猛的一变。随着寒诺双手快速划过琴弦,一连串音符急促而起。似将军点将之时,战士们的群情激荡。琴声越变越急,音符越来越密。有如千军万马立于面前。我心中骤然一凛,这不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正沉浸于这豪气,耳边却传来一声闷响。转头看寒诺双手按在弦上,曲子竟已结束!一时间心里犹如美梦骤醒般百转千回。脑中还回荡着画面,眼睛却看见了现实。说是怅然所失又觉心中激荡未平。
我转身面向任由山风吹起广袖的寒诺,深深一拜。“先生玲珑心思,技艺超群,在下着实佩服!”
寒诺微微摇头,“姑娘谬赞。”
孟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处始终 最新章节第二十二章 知音,网址:https://www.555d.org/142_1425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