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摄政长公主(1/2)
作品:《我娇养了未来帝君》新年伊始,皇太子萧承钧正式登位,改建和为永初,史称“晋昭帝”。>
然而这位晋昭帝在上位初始,就遭遇了一个史诗级的大问题,起因还要源于先帝留下的那一纸遗诏,遗诏上册封镇国大将军独女姜未眠,为摄政长公主。>
这也意味着,这位以养女身份入宫的仁曦公主,即将正式踏入朝堂。>
而她此前又曾多番谏举,女子入学入仕,若再让她入朝,这一举措想必是要确定下来的。>
但——>
女子又怎能入学入仕。>
因此每日上朝时,朝堂上总要为此吵个不休,却迟迟未能定论下来。>
晋昭帝从头到尾就只有一句,这是先帝的遗诏,意思也就是先帝的旨意,问他也没用,要是不怕天下人笑话的话,他们大可不必将先帝的遗诏当回事儿。>
可事情又怎会如此简单。>
“公主是不知道,不仅朝中,就连城内都在议论纷纷。”>
先帝下达的这一纸遗诏,像极了从前要封她为护国长公主的时候。>
那时,也是这番景象,只是后来,姜未眠亲自出面说不要了,这才罢休。>
而如今,明知道朝中上下皆为此事吵吵闹闹,姜未眠却没有半点想要去平息纷争的念头,甚至于躲在了公主后院,与赵缦缨练箭,习武。>
她习武自然不是为了能够做什么,只是为了强身健体。>
黎津曾私下因她的身体找过周榆辰,让他无论如何都得想想办法。>
在试过了各种方法之后,周榆辰唯一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个了。>
如果公主的身体慢慢好转的话,也许日后,有望受孕,可要是这样也不行,那么他也没有办法了。>
之后,姜未眠就在督促中每日学些简单的功夫,美其名曰强身健体,对于外界有关她的言论,却是半点都不予理会。>
事实上,就算她出面了又如何,只会激化矛盾罢了,如此倒不如不出面为好。>
再者,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这个摄政长公主的头衔远没有自己的婚事重要,虽说她与黎津已经这般熟悉,但到底是人生中只有一次的大事,难免会让她顾不上其他。>
将盯着公主每日锻炼身体的重要任务,交给顺势留在上京的赵缦缨后,黎津也已匆匆离开大晋,赶回了大凉。>
娶的毕竟是公主,他总得好好准备才是。>
得知主子离开之后,晏子赋总算是寻到机会上门诉苦了,他们整日吵来吵去的,为的就是眼前这位公主的事,然而这位却不紧不慢地,在自家后院的练武场练箭。>
晏子赋来时,不禁皱紧了眉头,她不会是想就这么放手不管了吧。>
“晏大人,”姜未眠放下手中的箭,顺势接过谷瑟递来的帕子,听着他在一旁碎碎念,念叨的头有些疼,“如果这件事仍旧没有定论,还需本公主来解决的话,那么是不是也意味着本公主得担着这个摄政长公主的名头。”>
如此想来,的确是这个理。>
要是他们能够不依靠姜未眠独自解决了这件事,还需要她来摄什么政。>
可现在最关键的是,他们根本无法解决,而且,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说她牝鸡司晨了。>
她难道一点都不在意?>
“公主不是想要将女子入学的事定下来么,您若不接这个旨,做这个表率的话,恐怕很难实现啊。”晏子赋侧过身,眯着眼皱起眉头道。>
“你要挟我?”>
“不敢不敢,只是公主既然决定走下去,何不为天下女子先做个表率呢。”>
“所以你今日来,是想让我接下那纸遗诏?”>
“……是。”晏子赋迟疑着点了点头。>
先皇遗诏,就算再有人反对,其实也只是硬撑着罢了,况且早在先前,先皇就已经起了封她为护国长公主的念头。>
如此,也在情理之中。>
那些提出异议的大臣,实则也像她之前说的,只不过是怕她上台后,拦了他们的路罢了。>
姜未眠放下弓箭,侧目瞥了眼兴致高涨的赵缦缨,沉默良久,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到晏子赋面前,就这么几步路,却他突然感觉到了一股精神层面的压制。>
也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只能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小姑娘,已经成长到了如此地步。>
她目光灼灼地盯着人,双膝微弯地跪了下来。>
晏子赋尚未来得及反应,连着眨了好几下眼,后来才摊开藏在身后的那张遗诏,正式册封仁曦公主为大晋摄政长公主,与新帝一同监国。>
她漠然地听着旨,言语冷静地道了句“多谢圣恩”,伸出双手,接过了遗诏。>
“与新帝一同监国,这话怎么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娇养了未来帝君 最新章节第183章 摄政长公主,网址:https://www.555d.org/132_132104/183.html